鼠疫耶爾森菌肺炎檢查
1.外周血象:
白細胞一般為(10~20)*109/L,明顯核左移,甚至出現類白血病反應。輕中度貧血伴血小板減低。
2.病因學檢查
細菌學檢查 細菌學檢查是確診本病的依據,可取淋巴結穿刺液、痰、血或腦脊液,壓片或印片染色鏡檢,亦可做培養和動物接種。
(1)涂片檢查:
痰中可發現雙極著色的革蘭陰性小桿菌。痰、血或淋巴結吸出物培養可陽性。
(2)細菌培養:
接種于含血液或組織液的培養基中,24—48h后,可形成細小、透明、圓形、中央厚而致密,邊緣薄而不規則的粗糙型菌落,來自感染組織的毒力株則呈灰色、黏液性菌落。最適生長溫度為27—30℃,最適pH為6.8—7.2濁。稍加搖動,菌膜呈“鐘乳石”狀下沉,此特征有一定的鑒別意義。
3.血清學檢查
(1) 血凝試驗:
用F1抗原檢測血清抗體,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有4倍增長,或單份血清效價超過1∶16,有診斷意義。
(2) 熒光素標記抗體染色:
此法是檢測標本中的致病菌抗原,具有快速的特點,可作為病因診斷。
4.X線表現
為雙肺基底部結節影、片狀模糊浸潤陰影,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偶爾可見胸腔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