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檢查
一、檢查:
ARN的診斷主要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及輔助檢查。一般而言,對患者進行認真的眼部檢查,特別是用間接檢眼鏡或三面鏡檢查,診斷并不困難,但對于臨床上可疑的患者,應進行一些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1.房水和玻璃體抗體檢測:
利用免疫熒光技術可進行特異性抗體檢測,如發現眼內有特異性抗皰疹病毒抗體產生,則對診斷有幫助。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對診斷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應注意不少ARN患者血清抗體或免疫復合物檢查結果陰性。因此,不能僅根據陰性結果即排除ARN的診斷。
2.活組織病理學檢查:
屬于侵入性檢查。此病臨床變異較大,對一些可疑患者可行診斷性玻璃體切除和(或)視網膜活組織檢查,所得標本可用于病毒培養、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PCR檢測、原位雜交等。標本培養結果陽性、組織學檢查發現病毒包涵體以及電鏡觀察到病毒顆粒,對診斷有重要幫助。但如果培養結果陰性和未發現病毒包涵體,并不能排除ARN的診斷。已有實驗表明,在電鏡下觀察到大量病毒的標本,培養仍可能出現陰性結果。
3.其他實驗室檢查:
這些檢查雖不能直接證實ARN的診斷,但對排除某些全身性疾病、指導臨床用藥、監測藥物的副作用等還是非常有用的。如對于使用阿昔洛韋治療者,于治療前和治療中應進行血細胞計數、肌酸、血尿素氮和肝功能檢查,并在治療中定期隨訪觀察;對擬行糖皮質激素治療者,應行胸部X線檢查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以排除活動性肺結核或其他器官的結核;在免疫抑制者,一些感染(如梅毒)可以出現相似于ARN的臨床表現,因此對患者應行HIV抗體測定以及梅毒方面的檢測,以確定或排除這些疾病。此外,還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進行血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弓形蟲抗體等方面的檢測和檢查。
4.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對確定患者中心視力喪失的原因、感染的范圍等方面是非常有用的。ARN可能出現的造影改變有以下幾種:
①視網膜動、靜脈節段性擴張、染料滲漏和血管壁染色;
②視網膜染料滲漏,呈斑片狀強熒光;
③出血遮蔽熒光;
④于動脈期可看到局灶性脈絡膜充盈缺損,此種改變與局部脈絡膜炎癥細胞聚集及視網膜色素上皮的損害有關;
⑤視網膜中央動脈或其分支的阻塞;
⑥在靜脈期,活動性視網膜炎區無或僅有少的視網膜灌注,動脈和靜脈內熒光均顯示突然“截止”的外觀,此種熒光“截止”像對于ARN的診斷很有幫助,但也應注意此種改變也可見于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視網膜炎和玻璃體內注射氨基糖苷類藥物對視網膜的毒性反應;
⑦于循環期可以看到視盤染色,尤其在合并視神經炎者更為明顯;
⑧黃斑囊樣水腫;
⑨于疾病恢復階段,由于視網膜色素上皮的改變可以出現窗樣缺損。
5.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
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也可引起脈絡膜的改變,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可發現以下病變:
①脈絡膜血管擴張;
②脈絡膜血管通透性增強所致的片狀強熒光;
③弱熒光黑斑。
6.其它:
在玻璃體炎明顯影響眼底可見度時,超聲波檢查對確定有無視網膜脫離是非常有用的輔助檢查方法,它對于發現由視神經炎所致的視神經鞘擴大也是很有幫助的。
活動性炎癥期視網膜電流圖(ERG)檢查可以發現a、b波降低,伴有或不伴有振蕩電位降低,視網膜電流圖的改變直接與受累組織的范圍、受累的嚴重性有關。嚴重的暴發型ARN早期檢查即可見閃光ERG熄滅。
CT掃描可發現受累眼甚至未受累眼的視神經鞘擴大;磁共振曾發現患者出現視束、視交叉和外側膝狀體的改變,此結果提示感染可能是通過膠質細胞軸索傳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