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軍團病主要表現為兩種臨床類型,即軍團病和龐提阿克熱。
1、軍團病
潛伏期2~10天,平均5.5天,臨床表現難于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肺炎相區別,病情輕重不一,本節所述為典型病例,前驅癥狀有乏力,低熱和食欲減退,約12~48h后突起高熱,體溫持續,可高達40℃以上,伴有反復發作的寒戰,全身肌肉酸痛,約20%患者有惡心和嘔吐,有時伴腹痛(10%~20%),25%~50%則有水樣腹瀉,病后2~3天有干咳,有時咳出少量黏痰,偶可帶有血絲,很少有膿痰,30%~40%有胸痛,常因咳嗽,呼吸而加重,隨著肺炎加重,患者出現氣急,體格檢查患者早期呈急性病容,汗多,呼吸增快,約半數患者有相對緩脈,肺部有細濕啰音,繼而肺部出現明顯實變體征(25%),嚴重者有發紺,少數可有呼吸衰竭,約20%可有意識朦朧,精神錯亂,譫妄,神志不清等,少數患者可有幻覺,個別患者發生休克,約10%可發生急性腎衰竭。
嚴重者表現為少尿或無尿,輕者僅為輕度肌酸酐和尿素氮增高,消化道出血偶可見到,隨病程進展,陰影擴大呈大葉性,密度加深,在病情高峰期,約65%患者有雙側多葉性病變,胸腔積液雖不少見,但一般并非大量,多數病人體溫于病程8~10天逐漸下降,呼吸系統癥狀和一般情況好轉,但如患者原有其他疾病或免疫力減退,則病情較重,易于發生呼吸衰竭,病程亦可遷延,且可并發肺膿腫或吸收延遲等,未經特效治療者病死率為10%~30%;而免疫缺損患者病死率可達80%,死亡原因多數為呼吸及多器官衰竭,肺外軍團桿菌感染極為少見,包括透析通道感染,鼻竇炎,心包炎以及腦,皮膚,腸道膿腫,人工瓣膜心內膜炎,腹膜炎等。
2.龐提阿克熱:
潛伏期約24~48h,一個建筑物內受同一種病菌侵襲后超過90%可以發病,起病急,患者有發冷,寒戰,發熱,乏力,肌痛和頭痛,部分患者有干咳,喉部和胸骨后不適感,惡心,腹瀉和眩暈,個別患者有意識朦朧,記憶力減退,噩夢,失眠等,體格檢查除體溫升高和心率加速外,余無異常,患者無肺部炎癥表現,胸部X線檢查亦為陰性,病程2~5天,病情恢復順利,屬自限性疾病。
本病由于很難和其他病因引起的肺炎鑒別,故臨床診斷困難,確診有賴于病原學和免疫學檢查。
1】流行病學資料:
夏秋季發病,有使用空調濕化系統,噴水淋浴等歷史,年齡40歲以上,吸煙,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心臟疾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發生在醫院內,或有應用呼吸治療器者,均應考慮本病。
2】臨床資料:
有肺炎而首發癥狀為腹瀉者,雖全身癥狀嚴重而呼吸道癥狀不明顯者,肺炎而伴有神經系統癥狀者,肺炎而呼吸道分泌物普通培養陰性者,對β內酰胺抗生素治療無效的肺炎患者,均要考慮本病。
3】實驗室檢查:
軍團病患者白細胞總數在(10~2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有核左移現象,血沉增快,尿檢查約10%有蛋白和顯微鏡血尿,少數患者有血肌酸酐和尿素氮升高,肝功能試驗檢查可有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膽紅素升高,肌酸磷酸激酶(MM同工酶)升高亦不少見,低鈉血癥,低磷血癥亦可見,個別患者有肌球蛋白尿,腎衰竭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腦脊液檢查常為陰性,少數有壓力增高,單核細胞升高至(25~100)*106/L,痰液和氣管內吸取物革蘭染色僅見少量中性粒細胞而不能發現占優勢的細菌,普通培養未能分離致病菌,特異診斷需要從臨床標本中分離病原體。
二、診斷
1.癥狀有眼睛干澀、異物感等。
2.淚腺分泌量不足和淚膜不穩定。
3.眼表面上皮細胞的損害。
4.淚液的滲透壓增加。
5.眼部黏性分泌物增多,上下干燥。
6.黏稠的黏液粘住上皮,在瞬目時可牽拉上皮面引起疼痛。
7.上皮脫落可發生絲狀角膜炎,也可并發角膜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