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癥狀
1.前驅期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起病一般比較緩慢,在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和進入昏迷前的一段過程,即為前驅期。這一期從數天到數周不等,半數患者無糖尿病史,多數有腎臟功能下降的病史。由于勞累,飲食控制放松,以及感染機會增多,冬季尤其是春節前后發病率較高。患者發病較慢,發病前數天常有糖尿病病癥加重的臨床表現,呈煩渴、多飲、多尿、無力、頭暈、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等,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引起這些癥狀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滲透性利尿失水所致。
2.典型期
如前驅期得不到及時治療,則病情繼續發展,由于嚴重的失水引起血漿高滲和血容量減少,病人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脫水和神經系統兩組癥狀。
(1)脫水嚴重,常伴循環衰竭:
由于患者年齡較大,發病前體內水分的儲備即較差,加之伴有高糖利尿嚴重。攝水功能障礙明顯患者脫水情況比較重。體格檢查可見體重明顯下降,皮膚干燥少汗和彈性下降,眼球凹陷,舌體干并可有縱行裂紋。病情嚴重者可有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脈搏細而快,脈壓縮小,臥位時頸靜脈充盈不全,立位時出現低血壓,甚至四肢厥冷,發紺呈休克狀態。有的由于嚴重脫水而少尿、無尿。
(2)神志及局灶中樞神經功能障礙:
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及精神癥狀,半數患者有意識障礙,約1/3患者處于昏迷狀態。一般認為,本癥患者意識障礙存在與否主要取決于血漿滲透壓升高的速度與程度,與血糖高低也有一定關系,而與酸中毒關系不大,高滲狀態的程度較嚴重或發展迅速者,易出現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的表現。除意識障礙外,患者常有各種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從意識淡漠、昏睡直至昏迷,除感覺神經受抑制而神志淡漠、遲鈍甚至木僵外。運動神經較多受累,常見者有腦卒中、不同程度的偏癱,全身性和局灶性運動神經發作性表現,包括失語、偏癱、眼球震顫和斜視,以及灶性或全身性癲癇發作。反射常亢進或消失,前庭功能障礙有時有幻覺、胡言亂語、躁動不安等。有時精神癥狀嚴重。有時體溫可上升達到40℃以上,可能為中樞性高熱,亦可因各種感染所致,常誤診為腦炎或腦膜炎。由于極度高血糖和高血漿滲透壓,血液濃縮,黏稠度增高,易并發動靜脈血栓形成,尤以腦血栓為嚴重,導致較高的病死率。
根據高滲性昏迷病人的臨床表現特點,和可能存在的誘發因素,結合血糖、血鈉和血漿滲透壓的測定,可及時做出正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