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間質性肺炎 病原體以病毒如麻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多見。病變部位在支氣管壁、支氣管周圍組織和肺泡壁,炎癥沿間質淋巴管蔓延,引起局限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臨床表現為低熱、咳嗽、肌痛和黏液性痰,體征不明顯。
2.小葉性(支氣管性)肺炎 病原體以病毒、支原體、立克次體多見。病變部位在細支氣管、肺間質及肺泡,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咳嗽、咳泡沫黏液痰或黏液膿性痰。體征有肺中下部叩診稍濁,聽診呼吸音低、聞及支氣管肺泡音,并有濕啰音。
3.大葉性(肺泡性)肺炎 病原體以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克雷白桿菌、大腸埃希菌多見。 病變部位在支氣管、肺泡、腦神經等,潛伏期1~2天,起病急,約50%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兆或有受涼、勞累等誘因,繼之出現發熱、寒戰、咳嗽、胸痛、咳黏液膿性或鐵銹色痰,病變廣泛時出現呼吸困難和發紺,若不及時治療,可出現神志模糊、譫妄、昏迷、休克,有時可并發胸膜炎及心包炎。典型體征是觸覺性語音震顫,叩診濁音,聽診呼吸音降低,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
二、診斷標準
肺炎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包括流行病史)、典型的癥狀、體征和X線檢查和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及培養。因病原體和病情不同,癥狀常不盡相同。孕婦若出現低熱疲勞、鼻塞、輕微咳嗽等癥狀,不能輕易診斷上呼吸道感染而不予重癥治療。
據黃醒華在中華婦科雜志1997年08期發表的一文《妊娠合并肺炎》中提到:
妊娠合并肺炎的診斷有:
(1) 臨床癥狀:因病原體及病情不同,癥狀也不盡相同。孕婦如出現低熱、疲勞、鼻塞、輕咳等癥狀,不能輕易診斷上呼吸道感染而不予重視。此外,其他感染如灶如生殖、泌尿系統感染,有血行傳播引起肺炎的可能。
(2) 胸部體征:如前面所述,各種肺炎體征不同,某些病例病情較輕,不仔細檢查易漏診,物理檢查包括呼吸次數,有無紫紺、呼吸困難胸部的視、觸、叩、聽診檢查等。
(3) 胸部X線檢查:可了解肺炎涉及部位及程度,對估計病情及病原重氣道堵塞時進行氣管切除手術。
(4) 監測并及時處理并發癥:對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害等嚴重并發癥,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Berkowitz等報道的26例中,20例有低氧血壓,18例需常壓給養,2例經氣管插管人工呼吸正壓給氧。
(5) 監測胎兒有無缺氧。
(6) 嚴密監視新生兒有無宮內感染引起的肺炎,并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