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癥狀
小兒結核性淋巴結炎都屬原發感染。周圍淋巴結結核是原發結核早期合并癥之一。傳染途徑最多為淋巴血行播散,可由下列事實說明:
① 小兒常全身多組淋巴結發生結核。
② 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常與胸腔或腹腔內淋巴結結核同時存在。鎖骨上和頸深部下段淋巴結結核可由胸腔內結核病灶經縱隔淋巴管向上蔓延所引起。
③ 臨床上見到的血行播散型結核常伴周圍淋巴結結核。除淋巴血行傳染外,少數周圍淋巴結結核也可由局部初染病灶引流淋巴管直接蔓延來,如眼、耳、鼻、咽以及扁桃體有初染結核病灶時,頸淋巴結可腫大。局部原發灶不易被發現,或短期即消失,而頸淋巴結結核可長期存在。頸淋巴結結核所以常見,可能與口腔及咽部粘膜下淋巴網特別豐富有關;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對頸淋巴結潛伏結核病灶的惡化可能有一定促進作用。
除低熱外,缺乏全身癥狀、體征。初期受累的淋巴結腫大,質硬,無痛,邊界清楚,可推動。
病變繼續發展,出現淋巴結周圍炎,多個淋巴結相互粘連,融合成團,與皮膚和深部組織粘著,即不能推動。晚期,淋巴結干酪樣壞死和液化,形成寒性膿腫,肢潰后流出豆渣樣或灰白色稀薄膿液,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寒性膿腫可繼發化膿性感染而出現急性炎癥癥狀。
淋巴結可彼此粘連成團塊,或與皮下組織相粘連,極易發生干酪樣變。頸雙側多個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可使頸部變粗似牛頸。干酪壞死液化后形成冷膿腫,觸診時表面有波動感。冷膿腫破潰干酪液化物質排出后可形成瘺管,愈合慢,最后形成形狀不規則的瘢痕。當瘺管長期不愈時,經常有少許膿性分泌物排出,日久可引起附近皮膚并發瘰疬性皮膚結核。約70%病例胸片正常。
患兒常呈高度過敏狀態,表現為結素試驗強陽性反應,常伴有皰疹性角膜結膜炎、瞼緣炎、濕疹及結節性紅斑等。
實驗室檢查可見輕度貧血及血沉加快,在有化膿及瘺道形成時,白細胞可增高。淋巴結穿刺可見上皮樣細胞、郎罕巨細胞及干酪樣壞死等特異性結核改變,耐酸染色常可找到抗酸桿菌。
有一特殊類型的淋巴結結核可稱為泛發性淋巴結結核,是全身血行播散的結果。全身多組淋巴結同時或相繼發生結核。其臨床特點為嚴重的全身結核中毒癥狀,熱度甚高,常呈弛張型,持久不退,盜汗明顯,患兒蒼白、消瘦、全身無力,有中等度或嚴重貧血,骨髓檢查可見造血功能抑制現象。曾見2例血紅蛋白低至50~60g/L(5~6g/dl)以下,多次輸血都不能糾正。淋巴結穿刺多次找到大量結核桿菌。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結素強陽性反應、身體他處結核的存在、結核中毒癥狀及局部癥狀等不難診斷。淋巴結穿刺發現結核病變或找到結核桿菌可肯定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