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常見發病部位。本病征累及乳齒與恒齒,這些表現在出生后長牙時即可出現。
2、臨床表現。
牙冠呈半透明乳光色,可為淺黃色,也可為棕黃色。釉質易折失,特別是切牙切緣和磨牙的合面極易發生釉質折失,牙本質暴露,但無松動現象。牙本質暴露后極易被磨損,表現為全部或大部分牙齒逐漸被磨短,重度者可見磨耗后牙本質平面的出現。根據其磨損程度可分為:
(1)輕癥。釉質形態正常,無實質性缺損,釉質呈白堊色不透明,表面疏松粗糙,有時呈黃褐色。
(2)中癥。釉質實質性缺損 牙齒表面有帶狀或窩狀的凹陷,變色呈白堊色或黃褐色。
(3)重癥。釉質表面呈棕褐色變有蜂窩狀缺損,甚至有無釉質形成或牙冠形態改變或縮小,表面粗糙對溫度、化學刺激可激發痛。
(4)由全身性因素引起者 由全身性因素造成的釉質發育不全,左右同名牙對稱,同時期發育牙同時受累。
二、診斷:
一般根據臨床表現即可做出診斷,病牙拔除做病理學檢查則可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