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菌肺炎一般治療
一、布氏菌肺炎西醫治療
1.抗菌治療
在急性期,為提高療效,防止耐藥,宜聯合給藥。四環素每天2g,分4次口服,加鏈霉素每天1g(老年人750mg),分2次肌注。為減少復發,療程常需較長。一般3周為1療程。也有人主張多療程治療,即連用2~3個療程,每療程之間間隔5~7天。亦可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TMP-SMZ),成人每天2~3次口服,每次2片,加鏈霉素每天1g,分2次肌注,或加利福平,成人每天15mg/kg。晨間頓服,療程共6周。1986年,WHO推薦選用多西環素(強力霉素)加利福平治療布氏菌病,療程為6周。其他抗革蘭陰性桿菌的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索、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紅霉素、氯霉素等亦有相當療效。慢性期,抗菌藥物仍有效,但四環素療程應延長至6周以上,鏈霉素以4周為宜,在較長期用藥中應密切注意藥物的毒副反應,尤其是氯霉素對骨髓的抑制作用。Ariza等采用氧氟沙星400mg加利福平600mg,口服,每天1次,持續用藥6周,結果顯示治療有效率達97%~100%,1年復發率僅3.2%,除胃部不適占6.5%外,未見其他不良反應,且對患脊椎炎病人也獲成功。由于喹諾酮類藥物在胞內濃度較高,對胞內寄生的布氏菌屬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故目前認為喹諾酮類藥物是治療布氏菌病很有前途的藥物之一,應列為首選,并配合其他藥物治療。
2.菌苗治療
一般用于慢性期。菌苗療法的應用方法很多,靜脈、肌內、皮下、皮內法均可采用。其中以靜脈法療效最好。菌苗療法近期療效較好,一般可達72%~75%,但遠期療效較差,一般僅20%~30%。為了減輕菌苗療法的反應,有人倡用水解素或溶菌素療法。此乃弱毒菌經水解或溶解制成。一般反應較輕,但可能引起肝損害,個別病人可出現神經性耳聾。
并發癥的治療:布氏菌性腦膜炎及心內膜炎在治療上有其特殊之處,值得注意。
(1)布氏菌性腦膜炎:
治療時應考慮藥物是否易于透過血腦屏障。到目前為止,對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生素中,以磺胺、氯霉素及甲氧芐啶(TMP)透過最好。從臨床治療效果看,亦似以氯霉素合用鏈霉素效果較好。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TMP-SMZ)也值得試用,但用量似宜偏大,療程亦應較長。
(2)布氏菌性心內膜炎:
病死率很高,許多藥物的聯合應用均告失敗。包括氯霉素、青霉素、鏈霉素、磺胺、四環素。僅Spink報告1例羊種患者應用鏈霉素、四環素及利福平,合用主動脈瓣置換人工瓣膜而治愈。本病應用抗生素的時間必須很長,除臨床癥狀消失,栓塞現象消失,血培養多次陰性之外,IgG抗體效價的明顯下降,常揭示病原菌的徹底清除。
3.其他治療
包括:①為減輕中毒癥狀,改善全身狀況,加速滲出吸收,故對嚴重毒血癥,胸膜炎,心、腦等重要器官有并發癥的患者,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的同時,短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一般給潑尼松(強的松),每天30~40mg,分3~4次口服,連用3~5天。②左旋咪唑或特異性轉移因子,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 預后:診斷明確后給予藥物敏感試驗進行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布氏菌肺炎辨證論治
二、布氏菌肺炎中藥治療
本病急性期多屬濕熱,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活血,可采用解毒活血湯加減慢性期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和氣虛陰虛,治宜活血化瘀和扶正固本,如表現一般性關節痛者,則可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中藥與菌苗合用可使菌苗反應明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