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病與肝膽疾病一般治療
一、治療
1.病原體治療 首選吡喹酮。急性期成人總量120mg/kg,兒童140mg/kg,4~6天療法;慢性期成人量60mg/kg,2天療法:血吸蟲肝硬化宜適當減量,延長療程。
2.外科治療 對合并血吸蟲性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按門脈高壓癥治療原則處理。對并發膽囊炎或膽管炎患者可行膽囊切除或膽道探查及引流術。值得強調的是:由于血吸蟲性肝硬化和門脈高壓的存在,在肝門、膽囊和膽管周圍有豐富的側支循環血管網,使原本簡單易行的膽囊切除和膽管探查術要冒大量失血的風險,切切不可小視。其次,勿忘術中必要的探查和對切下組織常規送病理學檢查。如果術后經糞孵化法、直腸黏膜活檢組織壓片及蟲卵染色法證實尚有活蟲存在,或者病人將重返疫區生活,為達根治目的和預防復發,應進行殺蟲治療。
二、預后
本病預后與感染程度、病程長短、年齡、有無并發癥、異位損害及治療是否及時徹底有明顯關系。急性患者經及時有效抗病原治療多可痊愈。慢性早期患者接受抗病原治療后絕大多數患者癥狀消失,體力改善,糞及血清學檢查轉陰,并可長期保持健康狀態。晚期患者雖經抗病原治療,但肝硬化難以恢復,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