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創傷一般治療
一.急救措施
1.止血
來院就診者,多數出血已停止,處于休克狀態。應將所有出血點及已凝血的血管斷端找出結扎,以免發生繼發性出血。出血過多者,應立即輸血、輸液、強心、升壓、預防休克,并吸出流入氣管內的血液,以防止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張。
2.維持呼吸道通暢
如情況危急,可將氣管套管或橡皮管由原創口插入氣管,并吸出分泌物和誤吸的血液,暫時維持呼吸道通暢,待病情穩定后,再行低位氣管切開術。凡喉切傷穿通至咽喉和氣管腔內者一般均須作預防性氣管切開術。
3.給予鼻飼
以減少吞咽動作及誤吸機會,使創傷的喉部靜止休息。
二.創口處理
1.清創
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并用紗布堵塞通入咽喉腔的創口,清除其中血塊、痰液和異物,剪去已失活力的組織,但喉腔粘膜不宜隨便剪去。再次結扎滲血的出血點。
2.縫合創口
對粘膜創口可用細腸線仔細縫合,不應遺留創面,以免肉芽組織生長和術后滲血,為了避免因咳嗽、喉部運動等因素影響創緣愈合,以采用褥式縫合較好,若粘膜缺損較多,應采用粘膜瓣或游離粘膜移植。軟骨除已大部分游離或失活的小碎片可以去除以外,應盡量保留。軟骨本身不一定要縫合。若軟骨膜已失去縫合固定條件,則軟骨切緣需用鋼絲固定,必要時喉腔內用喉模支撐固定。
3.關節整復
喉挫傷腫脹消退后,若有環杓關節脫位應盡早復位,以在1~3周內進行最好,撥動方法:在喉表面麻醉下,用喉鉗撥動環杓關節,撥動的方向隨脫位的情況而定,以撥動后能改善發音為準。
三.術后處理
1.一般采用平臥位,頭略墊高,用沙袋固定,以免頭頸左右擺動。
2.傷后3日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IU;用足量抗生素預防局部及肺部感染。
3.急性喉外傷若有喉模固定,一般2周可以去除。
4.氣管套管拔除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觀察1~3個月再拔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