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一般治療
一、妊高征西醫治療
一】綜合治療
目前對重度妊高征的治療采取以硫酸鎂等綜合治療為主的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治療
①硫酸鎂為首選解痙藥。②有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存在時給予適當的擴容劑。③常規左側臥位15°。④舒張壓≥110mmHg或平均動脈壓≥140mmHg時給予降壓藥,預防腦血管意外。⑤一般情況下不用利尿劑,有指征時除外。⑥高蛋白飲食,除全身水腫外,不限制食鹽。⑦盡可能少用鎮靜劑。⑧適時終止妊娠。
2.副作用:
正常孕婦血清鎂離子濃度為0.75~1mmol/L,治療有效血鎂濃度為1.7~3mmol/L,若高于3mmol/L即可發生中毒癥狀。硫酸鎂過量會使呼吸及心肌收縮功能受到抑制,危及生命。中毒現象首先為膝反射消失,隨著血鎂濃度增加可出現全身肌張力減退及呼吸抑制,嚴重者心跳可突然停止。
3.用藥前及用藥過程中均應注意以下事項:
定時檢查膝反射,膝反射必須存在;呼吸每分鐘不少于16次;尿量每24小時不少于600ml,每小時不少于25ml,尿少提示排泄功能受抑制,鎂離子易蓄積而發生中毒。
治療時需備鈣劑作為解毒劑。當出現鎂中毒時,立即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鈣離子能與鎂離子爭奪神經細胞上的同一受體,阻止鎂離子繼續結合,從而防止中毒反應進一步加重。
4.用法與用量:
硫酸鎂可采用肌內注射或靜脈給藥。25%硫酸鎂20ml加2%利多卡因2ml,臀肌深部注射,每6小時1次。靜脈給藥:首次負荷劑量25%硫酸鎂20ml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緩慢靜脈注入(不少于10分鐘),繼以25%硫酸鎂60ml加于10%葡萄糖1000ml靜脈滴注,滴速以每小時1g為宜,最快不超過2g。每日用量15~20g。
二】藥物治療:
1、解痙藥物:
阿托品0.5~1mg,靜脈注射,每1~4小時一次,以降低迷走神經阻力,防止或改善肺血管和冠狀動脈反射性痙攣。氨茶堿0.25~0.5g加5%葡萄糖液100~250ml,靜脈滴注,以解除支氣管痙攣。
2.抗心律失常藥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蘭)0.4~0.8mg或毒毛花苷K0.25mg加50%葡萄糖液,靜脈推注。用來治療肺栓塞。
3.降壓藥物
降壓藥物雖可使血壓下降,但同時減少重要臟器血流量,特別是子宮胎盤的血流量,對胎兒有一定危害,故輕度高血壓較少采用。
肼苯噠嗪:具有擴張周圍小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從而降低血壓,同時有增加心排出量、腎血流及子宮胎盤血流量的作用。用法:20~40mg加于5%葡萄糖250-500ml中靜滴,注意調節速度,舒張壓不能低于12KPa(90mmHg)。副作用有低血壓休克、惡心、眩暈、心悸,此藥不宜靜注,不宜快速、大劑量及長期應用。
4.抗休克:
多巴胺20~40mg,或阿拉明20~40mg加5%葡萄糖液200ml,靜脈滴注。用來治療肺栓塞。
5.利尿藥物(一般不主張利尿)。
利尿劑可能加重妊高征尤其是先兆子癇的血液濃縮,只有當妊高征合并心力衰竭或浮腫顯著時,方可謹慎地小劑量使用。
6.止痛
:胸痛者,可用罌粟堿30~60mg或鹽酸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內注射,或嗎啡5~10mg,皮下注射。用來治療肺栓塞。
7.鎮靜藥物
⑴安定5~10mg,口服,一日三次。重癥10~20mg,肌注或靜推。
⑵苯巴比妥 魯米那鈉100~200mg肌注或阿米妥鈉0.25g肌注。
三】出現并發癥靜脈血栓的處理
1、采用溶栓療法:
適用于發病后3天內或并發肺栓塞時。
1)鏈激酶:
用前半小時,靜脈注射氫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5~10mg,以防不良反應。初劑量鏈激酶50萬u加5%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100ml,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完,以后10萬u/h維持,直至癥狀消失,再續滴3~4小時。亦可用鏈激酶60萬u加氫化可的松25mg(或地塞米松25mg)加5%葡萄糖液250~500ml靜脈滴注,每6小時一次。一般連用3~5日。
2)纖維蛋白溶酶:
5萬~15萬u加5%葡萄糖液250ml,于30分鐘內靜脈滴注完。以后,5萬u加5%葡萄糖液靜脈滴注,每日2~3次,共7日。
3)尿激酶:
不良反應小,不需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初劑量3~5萬u加5%葡萄糖液(或右旋醣酐-40)250~500ml,于1~2小時內靜脈滴注完,每日2~3次。維持量根據每日測定的纖維蛋白原量或優球蛋白溶解時間調節,可連用1~2周。
4)血漿素原
(纖維蛋白溶酶原)與鏈激酶合用:血漿素原90mg或120mg加生理鹽水150ml,靜脈滴注4~6小時,繼用鏈激酶60萬u加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30分鐘滴完,每日1次,連用5日。
2.右旋糖酐-70或右旋醣酐-40 500~1000ml,
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10~14日,以疏通血管。
3.手術治療:
血栓較大或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施行下肢靜脈血栓摘除、下肢靜脈結扎術。
妊娠高血壓辨證論治
二、妊高征中醫療法:
1).六字按摩法
(1)擦用兩手掌摩擦頭部的兩側各36次。
(2)抹用雙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從前額正中向兩側抹到太陽穴各36次。
(3)滾雙手握拳,拳眼對著相應的腰背部,上下稍稍用力滾動36次,滾動的幅度盡可能大一些。
(4)揉兩手掌十字交叉重疊,貼于腹部,以臍為中心,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揉36次。
(5)摩按摩風池穴(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與乳突之間,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的上端之間)、勞宮穴(手心中央)、合谷穴(手背面第1、2掌骨之間,近第2掌骨中點)、內關穴(前臂內側、腕上2寸)各36次。
此外,還有一些按摩方法簡便易行,降壓效果較好,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用。
2.)浴面分抹法搓熱雙手,從額部經顳部沿耳前抹至下頜,反復20~30次。
3).按摩指甲根在手的大拇指的指甲根部,以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夾住,轉動揉搓,然后,自指甲邊緣朝指根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勿用力過度,吸氣時放松,呼氣時施壓,盡可能于早起、午間、就寢前做3次,這樣可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4.)按摩涌泉穴方法是取坐位于床上,用兩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根,出現局部熱感后再終止操作,每日1~2次。
5).浴腰法兩掌手指并攏,緊按腰背脊柱兩側,從上往下擠壓至臀部尾骨處,每次20遍。
6).順氣法雙手平放在胸上,掌心貼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氣,接著用口呼氣,雙手慢慢向下撫到小腹部,反復做10遍。
7).捏手掌心血壓急劇上升時,捏手掌心可作為緊急降壓措施。先從右手開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并從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然后,返回掌心,直到每根指尖都按到。然后再照樣按左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