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熱,特別是伏天,有些地區高溫可達40多度。據某醫院急診室醫生介紹,每年三伏天都會接診大量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據統計數字顯示,氣溫每升高一度,急診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為什么伏天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飆升?
不做下面八件事,避免總往醫院跑!
空調屋睡一宿:容易導致中風。
很多人到夏天喜歡開著空調,裹著被窩睡一宿。專家表示,室內外溫差太大,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部供血不足,若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患“熱中風”機.率更大。
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使用空調時間不要過長,室內溫度與室外溫差最好不超過5度。
一大清早去晨練:容易導致心腦血管意外。
夏天天亮得早,很多人早早到公園里晨練。但夏天早上6點之前,空氣中各種有害物質聚集較多,正是污染高峰期。同時人體新城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對氧氣和養分需求量也明顯增加,對人體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戰,很同意支撐不住,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所以夏天盡量避免早上去晨練,改為黃昏時間更佳。
渴急了猛喝水:嚴重可導致心肌梗死。
伏天天氣高溫,身體極易缺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可導致心肌梗死。
夏天喝水不要喝得太快,勤喝、少量、多次,每次喝100-200毫升即可。
運動之后猛喝冷飲:容易誘發心梗。
如果在劇烈運動之后大量飲用冷飲,雖然會帶來短暫的舒服感,但會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心臟、大腦等臟器耗氧量加劇,引起血壓波動很大,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特別是心梗。
夏天降溫要適度,最好采用椎間降溫的方法,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
剛吃飽就午睡:容易誘發腦梗死。
伏天高溫,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午時睡半個小時左右,但忌餐后即睡。
因為高溫導致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加上飽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腦爭血,此時入睡易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可在午餐前小睡半小時或者午餐后半小時后在午睡。
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容易形成血栓。
伏天氣溫高,人體溫度也高,很容易出汗,這時沖個涼水澡,這種突然地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滿身大汗的時候,可以先用毛巾擦擦汗,消汗之后再去洗澡或者吹冷風。如果要沖冷水澡,最好先用冷水沖四肢,等身體適應后,再沖全身。
烈日下光膀子:嚴重可導致腎臟疾病。
不少戶外工作者為圖涼快,脫掉衣服光著膀子干活,皮膚被曬得黝黑,甚至曬傷。但夏天人體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被打開了,若長期被紫外線照射,不僅會曬傷,還會導致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腎臟疾病。
高溫天氣盡量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避開日照最強的時間。若必須工作時,建議每兩小時要去陰涼地休息一下,并且要戴帽子,多喝水,隨身帶著十滴水、清涼油等防暑降溫藥品。
不吃正常餐蔬果當正餐:容易導致腸胃病。
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沒有什么胃口,甚至有些人常用水果、蔬菜來代替正餐。夏天人體代謝速度比冬天要快,不吃主食會讓人體陽氣受損,免疫力下降,導致易患疾病。適當的多吃些雞鴨魚肉,蛋類等蛋白質類的,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等,同時要多補充水分和鹽分。
夏天如何做,讓身體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多喝水、多喝溫水、多喝茶水
多喝水,天氣炎熱,不必多說,渴了都會主動找水喝。
多喝溫水,氣溫高,喝溫水能保證內外溫差不大,不易引起血液流速變化。
多喝茶水,比如綠茶,茶葉中有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茶氨酸等多種成分,具有排毒、清熱祛暑、利尿解毒、調節脂肪等功效。若與蒲公英葉、桂花配伍,還有保肝清肺作用。蒲公英有促進胃腸蠕動、滋養消化系統的作用,特別適合伏天飲用。桂花的香味清新迷人,具有止咳化痰、養生潤肺之功效,解除口干舌燥、脹氣、腸胃不適。
作息規律,保證睡眠,適當午睡。
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血壓的平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定時進餐、適量鍛煉、適當休息,注意勞逸結合。此外,人們只有在睡眠中才會出現血壓下降,所以應保持血壓的晝夜規律,睡眠質量下降時,會出現血壓升高現象。所以,夏天中午有條件的盡量小睡片刻,能緩解疲勞。
調節飲食,控制飲酒量。
心腦血管患者在夏季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多吃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熱量、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維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年夏天,我們都會遇到豪飲啤酒后心梗發作的患者。
戒驕戒躁,盡量保持心態平和。
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忽然的情緒起伏,心血管病患者才能平安度過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