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挖鼻子這件事,不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還真的有不少有趣的說法,是真是假,快報記者請醫生一一解答。不過在此首先要提醒一下大家,最好不要經常摳鼻子,因為鼻腔粘膜極有可能因此受損。
傳言1.挖鼻子是思考時的“微表情”
寧波市心理咨詢治療中心心理醫生張子霽
在鼻子的解剖結構中,有一個稱為海綿狀黏膜下靜脈叢的組織。
這個組織,會在人焦慮、情緒激動時充血膨脹,讓鼻子感覺發癢。
勒夫可能是“完美主義”個性,清理鼻子就好像是整理思路,起到輔助、提升專注力的作用。
傳言2.常挖鼻子是不是生病了?
寧波市第一醫院五官科主任唐世雄
挖鼻子很多時候意味著鼻子中有炎癥,挖鼻子這個動作會導致炎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的鼻子主要分為兩個區域:
鼻前庭和固有鼻腔,鼻前庭長有豐富的鼻毛,對空氣可以起到過濾的作用。前庭之后的部分都叫作固有鼻腔,與眼、耳、咽部相通。
喜歡挖鼻子,可能是鼻前庭炎或鼻腔內部炎癥導致的鼻塞,腺樣體肥大引起的鼻塞等。
鼻腔中有海綿體,海綿體中充滿了豐富的血管,受到手指的刺激后,海綿體會收縮,可暫時使鼻腔感到通暢。
但是常挖鼻子會損傷鼻腔黏膜,進一步加重鼻炎的癥狀,這一點對于小孩子來說要特別注意。
如果覺得鼻子不舒服
該怎么處理呢?
醫生們給出了幾個比較簡單的辦法:
傷風感冒引起鼻塞,可用熱水的水蒸氣熏蒸,鼻子吸一下水蒸氣,就會通暢許多。
鼻中的分泌物,不要硬摳,用溫水洗臉將鼻孔濕潤,待分泌物軟化后再輕輕除去。
引起鼻腔不適的原因很復雜,建議先診斷病情,方可對癥下藥。
傳言3.挖鼻子讓人聰明
這個消息來源于加拿大一位教授,他指出鼻腔內有多種感受器,經常被手指按壓摩擦,會刺激到大腦,使人更聰明。對于這一學說,寧波市區幾家醫院的耳鼻喉科主任都說“沒聽說”。
寧大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勇:
鼻腔內的確有很多的感受器,和大腦相通,理論上挖鼻子確實能刺激到大腦,不過“讓人更聰明”好像沒有足夠依據。
傳言4.鼻孔會越挖越大?
寧波市第一醫院五官科主任唐世雄
正在發育中的孩子,最好別養成挖鼻子的習慣。
如果手指伸得比較深,會影響鼻腔軟骨發育,導致鼻孔變大,影響到將來的面容。
傳言5.鼻子周邊存在“危險三角區”?
寧大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勇:
從鼻根(眉心部位)一直延伸到兩個嘴角“稱為危險三角區”,區域里連長痘痘都要小心處理。
三角區里的靜脈血管沒有瓣膜,血液朝一個方向流動,如果沒有瓣膜就好像失去了一道門,細菌會逆行影響到大腦血管。在三角區挖痘痘,很容易造成細菌、病毒逆行感染,引起顱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