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美瞳’才戴了20多天,眼睛就干癢疼痛不止,滴眼藥水也不管用,到醫院一看,醫生說我患上了結膜炎,更可怕的是眼球上染上了隱形眼鏡的顏色!現在原本不近視的我,視力也變得模糊。”某高校大二學生小王告訴記者,這副美瞳是她從校門外的精品店花50塊錢購買的,原本想著能“美美地秀一下”,卻沒想到是“遭罪”。
50元美瞳差點戴“瞎眼”
多家醫院眼科醫生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接診了不少類似的“美瞳”族,其中有不少都是佩戴了劣質隱形眼鏡。有的眼球上長滿了“結石”,有的甚至雙眼流膿,險些導致失明。
“隱形眼鏡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要求經銷商有醫療器械經營資質。”安徽省食藥監局有關專家介紹,他們曾經在很多大學周邊的精品店、小賣部內甚至夜市地攤上查處過大量廉價、劣質的隱形眼鏡,特別是裝飾性平光隱形眼鏡,即美瞳。不少學生族的隱形眼鏡都是由此購置,還有一些則是網購產品。
一家連鎖眼鏡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隱形眼鏡的價格跟材質、工藝有關。材質一般分為水凝膠和硅水凝膠兩種,硅水材質的透氧性更好,成本也較高。此外正規廠家的加工工藝嚴謹,如博士倫采用膜壓法制造,而衛康的車削工藝則是在顯微鏡下手工做出鏡片,視康是用激光拋光鏡片的邊緣。
“正規‘美瞳’是一個‘三明治’結構,兩層透明鏡片中間夾著一層染色鏡片,但是無證產品就直接在鏡片表面染色,因此佩戴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眼球著色。”該負責人稱。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街頭小店暢銷的美瞳,進貨渠道不明。一些店主說他們是從韓國走私的,另一些則干脆告訴記者是從網上批發的。在某批發網站,記者聯系了多家“美瞳”供貨方,報價在十幾元至三十幾元一副不等,甚至有供貨方直接宣稱,能夠根據要求定制品牌,包裝上能做到“和大牌產品一模一樣”。
業內人士提醒,選擇隱形眼鏡要考慮透氧性、含水量、表面光滑度、材料等各種因素。眼部較干時則建議選擇含水量較低的鏡片,表面經過特殊處理的硅水凝膠隱形眼鏡對眼睛的損傷最小。日拋眼鏡免去了護理的麻煩,初用會很舒服,但含水量高,如果是長時間佩戴,則更適合選擇含水量低一點的月拋。在日常使用中,不僅要注意保持鏡片的衛生,還要注意特殊時期,例如常用電腦、感冒發燒、游泳潛水、吃火鍋或燒烤、沙塵天氣、孕婦待產以及午睡小憩等,都應盡量少戴隱形眼鏡。
專家表示,應該盡量選擇有資質的眼鏡店或醫院,由配鏡師或醫生檢查眼底后再配鏡。很多人患有結膜炎、沙眼等,這時就不應該佩戴隱形眼鏡。對于一些無法承受高價的人特別是學生們來說,寧愿選擇更加安全的框架眼鏡,也不要購買劣質、廉價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