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后腎炎是由很多病因引起的一組疾病群,患者經常表現為急性起病,有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癥狀,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腎炎會給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患者會選擇就醫來治療疾病,此外,患者在飲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可以有效的治療急性感染后腎炎。
患有急性感染后腎炎,如果患者不嚴格控制飲食習慣的話,會是治療效果打折,影響患者的康復,而患者只吃藥物的話,很可能會產生耐藥作用,常吃藥物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1)水分:起病初期,尤其水腫明顯,并有高血壓及并發癥者,液體入量應予以限制,以口渴為度給予水分。以避免加重水腫或并發癥及腎臟負擔。
(2)鈉鹽:水腫、高血壓及循環充血者應嚴格限制鈉鹽攝入,短期內用無鹽飲食,過渡到低鹽飲食(以每天1.5g計算)。水種重度尿少者,控制入水量,每天不超過尿量,加不顯性失水量。
(3)蛋白質:無明顯少尿及氮質血癥時蛋白質限制在每天1g/kg。不加分析地控制蛋白質入量,對腎單位修復不利,但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促使腎小球硬化
此外,患者可以適當的食用桃類水果,如獼猴桃、蜜桃等,也可吃一些魚類,如帶魚。患者不能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如香腸、臘肉、奶油等。
對于急性感染后腎炎的高發人群來說,在生活中嚴格遵守這些飲食習慣,對治療和緩解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患者再加以藥物輔助的話,效果更佳,注意這些飲食習慣能加快治療速度,給患者減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