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年齡增長可導致的退行性變,但不能得到滿意的解釋。
2、機械壓力以下事實支持機械壓力參與了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病的形成:高血壓狀態下瓣膜鈣化的發生率高;左心瓣膜病變發生率高于右心系統,當右心系統容量及壓力負荷增高時,出現右心系統瓣膜鈣化;先天性主動脈瓣二瓣畸形時,瓣膜分別承受的壓力高于正常三瓣所承受的壓力。然而,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雖然處于高動力狀態下,卻未出現心瓣膜的退行性變,說明還有其他因素參與這一疾病的形成。
3、慢性炎癥學說研究表明,退行性主動脈瓣狹窄的早期損害包括:
(1)慢性炎癥細胞的浸潤,主要是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
(2)損傷區及毗鄰纖維層脂質聚集;
(3)纖維層增厚,包括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的聚集;
(4)鈣鹽沉積。終末期損害表現為主動脈側瓣葉的非結合部位不規則纖維鈣化斑積聚。鏡下可見瓣葉增厚、脂質聚集、膠原纖維排列紊亂,鈣鹽沉積,炎性細胞趨向定位于損害的表面。肺炎衣原體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原因。Juvoven等的研究發現,在狹窄及早期病變的主動脈瓣膜上找到了肺炎衣原體,在早期損害瓣膜的檢出率是83%,而在正常瓣膜的檢出率為44%。宿主對感染的反應可能是疾病發生及發展的重要原因。
4、脂質聚集免疫組化研究發現,損傷局部的脂質能與ApoB、Apo(A)、ApoE、修飾性LDL抗體反應,說明脂蛋白在主動脈瓣的積聚可能是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