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發育不全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小腦沒有完全開發或者比正常的小腦小。它可能發生在多種情況下,例如天生的證候或是代謝紊亂、神經變性疾病等等,因此,癥狀和體征可能取決于患者的相關情況。最常見的發現是發育和言語遲緩、肌肉緊張(張力減退),無秩序和異常的眼(眼)運動。小腦發育不良可能從輕度或部分發育不良到完全缺失(發育不良)。那么輕微小腦發育不良的癥狀是什么?
-不能用文字表達自己。
-次序排列經常出錯。
-時間觀念差。
-有視覺問題,過高或過低,例如要求絕對整齊或非常不整齊。
-理解別人說的話有問題。
-專注力有問題,過高或過低,例如不能同時處理超過一件事或容易分心。
-不能靜下來。
-組織能力低。
-容易分心或衝動。
-過度活躍。
-對聲音、光線過度敏感、例如一上街便怕太陽曬。很多時候感官協調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用一些負面的說話掩飾,如說街上很嘈雜,以致不愿上街。
-運動肌肉不平衡或失調,如經常覺得頭暈眼花。
-走路姿勢過硬或過軟。
-字體不漂亮。
-空間感不足,例如不能準確地坐到椅子上,或總是將杯子放在桌子邊緣等。
-手眼協調不足,例如駕車是經常撞柱、泊位不淮等。
-大、小肌肉運動不好,例如走路姿勢不佳等。
-手腳協調不佳,例如不能游泳和騎單車。
-有抄寫問題,例如抄寫速度很慢或者不能一邊想一邊寫。很多人在抄寫的時候需要看著手部才知道自己在抄什么,如果協調良好的話,這是不必要的,因為眼睛已經將訊息傳至手部,手部寫出來便可以了。
-不能分清左右,有些大人也有這個問題,甚至穿錯鞋子。
-有“中間線”問題(Mid-lineProblem):如果將人體分開左右兩邊,在鼻子中間畫一條直線,便是人體的中間線,有些人的動作是不會過中間線的。如果他們在指揮時兩只手沒有重迭,便是不過中間線。當身體某些部份過了中間線的時候,需要腦部作出協調。
-內耳前庭系統不足,例如容易暈車,不能玩過山車或轉圈的游戲。
-思想或反應不靈活。
-怕上學,因為做功課或上課需要很多感官協調工作;成年人也是如此,有些人會說自己很怕讀書,其實不是他們讀不好書,而是他們的感官協調不好,以致書寫或看書很吃力,需要加倍的能量去做;身體有一種自然反應,就是不想經常處于很辛苦的狀態,而選擇較容易的方式。
-推動力低,自我形象相對較低;由于協調不足,成就感也不大,推動力便不足,自我形象也不會高。
-有抑郁、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