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這種疾病現在的發病率是變得越來越高的,而且在發生的時候患者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部位變得十分的不舒服,必須要去臥床休息后才會有所改善的,可以嘗試用針灸的方式去治療的,不過在治療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后遺癥的,可能會對自己的大腦正常運作都造成一些不小的傷害的。
(1)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支架介入術:TIA和卒中發作后,如果發現頸動脈和顱內動脈狹窄,可以行頸動脈內膜剝離術(CEA)、血管成形術和支架術(CAS)治療。首先,應該根據北美NASCET標準確定動脈狹窄的程度,然后根據不同的狹窄程度等因素選擇不同的干預方法。
(2)機械性碎栓或取栓治療:美國FDA已經批準使用MERCI取栓實現顱內動脈的再通,但該方法的臨床效果需進一步驗證。機械血栓消融技術可增加血管的再通,但均因研究規模的限制,目前尚未推薦作為常規治療。
3.綜合治療
(1)體位和運動:大多數患者發病后需臥床休息,病情穩定后要盡早開始活動。
(2)營養和補液:所有患者均需進行吞水試驗吞咽功能。多數患者最初需接受靜脈輸液治療,如有必要,應置入鼻胃管或經鼻十二指腸管,以提供營養及藥物。經皮內鏡下胃造瘺(PEG)置管常用于需要長時間通過管道進行喂養的患者。
(3)感染的控制和預防:肺炎和泌尿道炎癥是常見的并發癥,嚴重的卒中患者可能需要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4)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卒中后大約10%的患者死于肺栓塞,肺栓塞的栓子通常來源于下肢靜脈血栓,不能活動的患者及嚴重卒中的老年人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最高。預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動、使用抗栓藥物以及使用外部加壓裝置。首選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一日兩次。長期治療通常需要口服抗凝藥,如華法林,低強度的抗凝就可以起到預防作用,但具體的抗凝水平仍未確定。
(5)血壓的管理:
1)原則:卒中患者血壓升高是常見的現象,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后4~10天內血壓會自動下降,應根據不同的卒中亞型選擇對血壓的處理方式。
2)高血壓急癥的處理:存在下述情況時,應該使用降壓治療,并嚴密監測血壓變化。①高血壓腦病;②高血壓腎病;③高血壓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④主動脈夾層;⑤先兆子癇;⑥腦出血收縮壓>180mmHg。
3)溶栓患者的血壓管理:在溶栓之前,患者的血壓要≤185/110mmHg,如果不能達到這個指標,就不能進行溶栓治療,溶栓后24小時內,血壓要保持在180/105mmH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