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會有磕磕碰碰,經常會有人看到自己腿、胳膊、手背等皮膚暴露處會有一些淤紫現象,這種屬于皮下出血,但是如果同一部位反復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格外注意,需要考慮是外部原因還是病理原因。下文分析了皮下出血的幾種可能原因,家有老人的可以來好好看一看。
1、皮下出血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之血管因素
血管壁先天或后天性缺陷引起的皮膚和黏膜出血。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由于血管局部脆性增加,因而常在同一部位反復出血;過敏性紫癜是一種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由于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導致紫癜或出血;老年人由于組織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容易發生老年性紫癜。
2、皮下出血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之凝血與抗凝血因素
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或抗凝血因子過多,也可引起皮膚大片瘀斑,但一般以深部血腫或關節出血常見。
經常出現皮下出血,常提示有出血性疾病,.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潛水時也會造成皮下出血,有些潛水員深水作業時由于高壓吸入較多的氮氣,氮氣在血液內液化,人體內氮含量增高。當潛水員上浮時,由于上浮速度過快,人吸入的氮瞬間汽化,使毛細血管內壁壓力過大,壓破血管,造成內出血。早期的潛水事故常常如此。
3、皮下出血的發病原因分析
老年性紫癜:
多發生于60歲以上較消瘦的老人,紫癜常見于面、頸、手背、前臂和小腿等部位,常由紅到紫紅色的瘀斑組成,持續數周,吸收緩慢,最后留下棕色的色素沉著斑,沒有自覺癥狀。一般認為是因皮膚退行性變、皮膚組織疏松對血管的保護作用減弱,以及血管硬化所致。
血管性血友病:
表現為皮下出血、血尿、鼻出血、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等,有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實驗室檢查:出血時間延長,阿司匹林耐量試驗多呈陽性。
感染性疾病:
發熱、蒼白、心悸、休克伴皮下出血,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培養可見致病菌。皮下出血是由于毒素或膿毒栓子的形成,導致毛細血管壁損害所致。
皮下出血點怎么辦
外力沖擊人體,有可能造成器官、組織的損傷造成皮下出血。所謂皮下出血,就是表皮雖無破損。但皮下的血管破裂出血。皮下出血如果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則出血容易向周圍疏松的組織彌散而不容易停止,從而在局部形成血腫。人體有許多容易形成血腫的部位,單以外表就有頭皮、眼眶、外陰等等。
第一時間可以毛巾包冰塊冷敷(24小時內不可以熱敷,以免組織液滲出,加重病情);24小時后,再熱敷或用活血化淤藥物內服外治。
皮下出血的同時要注意有否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過多和發熱、貧血等情況,應去醫院作進一步診治,血小板計數、出凝血時間、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等,根據結果由醫師作出相應的治療。如系單純性紫癜,數日后自行消失無需特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