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疾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該疾病導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數的12%,如何利用體格檢查、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命長度,對神經系統患者至關重要。
有關神經內科的主要體格檢查包括:精神狀態檢查、腦神經、運動系統、反射、感覺系統、共濟和步態。精神狀態檢查最簡單易行的為folstein簡易精神狀態檢查,是一個標準化的篩選認知功能障礙的檢查,操作簡單,用時少,敏感度和特異性高??梢詫颊叩囊庾R水平、定向、語言、記憶、信息收集、理解與判斷、抽象思維與計算進行初步評估。腦神經檢查主要為基本低限檢查:眼底、視野、瞳孔大小和12對腦神經檢查;檢查順序一般為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車六外展(3、4、6腦神經具有類似功能,最好一起檢查),五三叉、七面、八前庭窩、九十舌咽迷走副,十二舌下腦神經全。運動系統檢查主要為尋找肌肉萎縮、檢查上下肢肌力及肌張力。并從外觀、張力、強度等方面進行論述。反射包括基礎的肱二頭肌反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频纳窠浵到y檢查包括查多克征、奧本海姆征及戈登征。腦膜刺激征主要包括頸項強直、布氏征及科氏征。感覺系統檢查主要包括觸痛覺、溫度覺、溫度覺、振動覺及關節位置覺。共濟失調檢查主要包括:快速輪替試驗、閉目難立、指鼻試驗及行走。步態主要從特殊的步態診斷神經系統的病變部位。如單側擺臂減少見于皮質脊髓束病變,碎步見于帕金森,剪刀步態見于痙攣,跨閾步態見于周圍神經及后柱病變。
神經內科的影像學檢查主要為CT與MRI,按疾病的種類與病情發展的狀態,選擇最佳影像學檢查。
神經系統的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血凝功能檢查、血脂檢查、腦脊液檢查、血流變及血小板相關檢查等。從而實驗室檢查協助來對神經系統來進行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