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打完狂犬疫苗后,反而會出現發燒的問題,這會讓人覺得很奇怪,其實有一部分人注射這種疫苗后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通常這些反應會在24小時左右慢慢的消退,當發現自己有發燒跡象時,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物理降溫的手法,就是退燒。
(1)在狂犬病中就地消毒(最好是在咬傷后幾分鐘內),對預防狂犬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使用3%-5%的肥皂水或0.1%新潔爾滅后,用清水充分沖洗;對較深的傷口,用注射器將傷口伸入深部進行沖洗,達到徹底徹底。再次用75%乙醇消毒,然后用濃碘酊擦拭。對于局部的結痂處理越早越好,即使延遲1~2天甚至3~4天也不能忽視局部處理,此時如果傷口已經結痂,也應去掉結痂,然后按上法處理。
(2)不要包扎或縫合傷口,傷口應盡可能暴露。如必須包扎傷口(如侵入大血管),應保證傷口已徹底清洗消毒并已按上述方法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3)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抗生素或者精制破傷風抗毒素。(4)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嚴重咬傷者的傷口周圍和底部都需要注射。
免疫力效應
其預防效果主要指標是中和抗體水平和保護率。初免時,中和抗體在接種疫苗開始7~10天出現,5針免疫后都能達到保護水平(要求為0.5 IU/ml)。抗體持續時間至少半年。再次咬傷后半年內全齡接種應重新進行全面免疫。
在經濟狀況允許或嚴重咬傷的情況下,建議聯合使用干擾素加強防護。
局部性反應:少數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瘙癢,甚至有水腫、淋巴結腫大。全身性:精制狂犬病VERO和精制地鼠腎細胞疫苗,由于疫苗純化后雜質白極少,所以接種副反應很少或輕微。
禁忌
治療性接種:由于狂犬病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癥均屬次要,因此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后,防止其無禁忌癥。
預防接種:在妊娠期及有急性疾病、過敏體質、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者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者,近期不會有接觸傳染源及狂犬病毒的機會。
如果過敏或鏈霉素及新霉素患者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