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一些朋友會聽說過單發性骨軟骨瘤這種腫瘤,但是真正了解單發性骨軟骨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單發性骨軟骨瘤并不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腫瘤,不過由于單發性骨軟骨瘤容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多方面的麻煩,所以我們還是要多了解一些關于單發性骨軟骨瘤的知識,下文我們介紹一下單發性骨軟骨瘤的治療方法。
單發性骨軟骨瘤是臨床常見的良性骨腫瘤之一,是源于生長軟骨異常的骨膜下增生的一種錯構瘤。又稱外生骨疣,甲下骨疣(指、趾末節的小的骨軟骨瘤)。單發性骨軟骨瘤多位于四肢長骨的干骺端,常見于膝周和肩周骨的干骺端。臨床特點為逐漸長大的硬性腫塊無自覺疼痛癥狀,無壓痛。手術切除徹底,術后則不復發。
單發性骨軟骨瘤常在20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中發病,年齡對診斷和預后很重要。青春期前,單發骨軟骨瘤的生長是正常的,幾乎不可能產生四周型軟骨肉瘤,在8~10歲前很少見到;其生長與骨骼相似,在青春期前后其體積達到最大,故大多數單發性骨軟骨瘤在10~18歲間出現癥狀;如果單發性骨軟骨瘤在成人期重新開始生長,幾乎肯定其已轉變成軟骨肉瘤。單發性骨軟骨瘤多位于四肢長骨的干骺端。常見于膝周(尤其是股骨遠端)和肩周(肱骨近端)骨的干骺端;其他依次為踝部、股骨近端、腕部,見于肩胛骨、骨盆(多在髂骨),脊柱(后弓),很少發生于軀干骨,個別患者見于手和足的短管狀骨。位于深部的單發性骨軟骨瘤,如位于椎骨和髂骨,可因無癥狀而不被發現。臨床特點為逐漸長大的硬性腫塊,無自覺疼痛癥狀,無壓痛。腫瘤長大時可見皮下突起,當腫瘤過大或由于解剖部位關系,可產生相應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若腫瘤基底部骨折可引起疼痛、腫脹。單發性骨軟骨瘤起源于骨平面并與之相連,而與軟組織沒有粘連。在骨骼的生長期,緩慢增大的無痛性骨贅幾乎是惟一的癥狀。可由于其他原因作影像學檢查時被發現。單發性骨軟骨瘤可與覆蓋其上的肌肉、腱膜和肌腱等結構產生摩擦,在其表面形成滑液囊腫。
單發性骨軟骨瘤無癥狀者可不手術,僅密切觀察。若患者在活動時感該處疼痛,或局部長大者,應手術切除。手術時將腫瘤充分顯露,將骨膜、軟骨帽蓋、骨皮質及基底周圍正常骨質一并切除。如果術中腫瘤表面骨膜剝離不凈或腫瘤基底周圍正常骨質切除過少,可遺留骨的突起。若手術切除徹底,術后不復發。而甲下骨疣,手術雖小,若切除不徹底,易復發。
單發骨軟骨瘤疑有惡變時,應作核素掃描或CT檢查,但仍難做出定性診斷,故應早期做徹底切除,根據組織病理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一種比較少見的腫瘤,那就是單發性骨軟骨瘤,我們知道單發性骨軟骨瘤屬于良性腫瘤的一種,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單發性骨軟骨瘤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