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們都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皮膚保養的誤區,就是,他們認為,沒有太陽的時候,就不存在紫外線對于人皮膚傷害的狀況。其實這是錯誤的,紫外線對于皮膚的傷害和有沒有太陽是沒有太多關系的。接下來,我告訴大家,臉部紫外線過敏是什么?讓大家做好防護措施,還自己一個白皙透亮的皮膚狀況。
紫外線過敏,又叫做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是夏天常見的皮膚病癥。
紫外線過敏一般在曝曬后數小時內于暴露部位出現,大多表現為皮膚紅腫,有時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損會逐漸消退,僅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則可伴有類感冒癥狀,出現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情形,持續1周左右才逐漸恢復。
紫外線過敏的發病機理是皮膚組織受強烈光線照射,形成抗原物質,從而使機體致敏,導致的過敏反應。
紫外線過敏的易患人群是膚色淺者,臨床病例以女性較為多見。
臨床上對紫外線過敏病人的治療主要是應用藥物。既包括內服藥物,也包括外用藥物;既包括傳統藥物,也包括西藥藥物。
藥物一
取1罐參膚霜。
每次使用時,先對患處進行清潔,然后抹取適量的藥膏在患處直接進行涂抹,每日3次。
藥物二
取苦參30克,地榆30克,紫草30克,黃柏20克,五倍子15克。
將上述藥材全部置于鍋中,然后往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以常規方法煎煮。水煎2次后合并所得藥液,放涼,濕敷于患處,每次濕敷15—20分鐘,每3小時濕敷1次。
藥物三
取生地15克,車前子10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柴胡10克,澤瀉10克,龍膽草6克,甘草6克,木通6克。
若有水皰潰破糜爛的情況,則在原方的基礎上加馬齒莧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若有身熱、口不渴的情況,則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佩蘭8克,淡竹葉6克。
將上述藥材全部置于鍋中,然后往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以常規方法煎煮。水煎3次后合并所得藥液,分3次進行服用。
臉部紫外線過敏是什么?紫外線是人面部老化速度加快的頭號殺手,因此,在出門的時候,大家應當做好防護工作,隔離紫外線,這也是肌膚保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所以,特別是愛美的女性朋友們,對于這些知識,一定要熟記于心,讓肌膚保持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