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因素
1.原發骨關節病
因年老、長期勞累,導致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韌帶松弛,肌力下降,關節穩定性受到影響,關節周圍形成骨刺。
2.二級骨關節病
本病多是由于關節創傷、發育畸形等引起的關節面不平、受力不均所致。
骨質增生癥屬于中醫“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該病與外傷、損傷、瘀血阻絡、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因素有關。
對骨刺的治療,一般認為除極少數骨刺壓迫神經、血管或重要臟器需要手術切除外,絕大多數患者應采用非手術治療。
首先在病變部位應避免和減輕勞累。可以進行緩性而柔和的肌肉伸屈鍛煉。
其次通過適當的休息,可以進行熱療、推拿、按摩、局部疼點封閉等治療。
第三藥物治療在整個康復治療措施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手段。骨刺片、復方軟骨素片、維生素E等都是常見的藥物。有明顯疼痛癥狀者,可給予止痛鎮靜藥,如等。出現麻木癥狀的患者,可以選擇維生素B1,配合 ATP等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骨刺的形成屬于骨質增生的一種類型,大體是骨退行性變的一種表現。因此,當有骨刺發生時,患者不必過于緊張,應積極尋找病因,同時對癥治療。一般來說,如果骨刺形成壓迫血管、神經等,就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