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有朋友會有這樣的癥狀,在換季的時候,我們腳趾間經常發癢,與此同時,還伴有水泡和蛻皮的癥狀,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腳氣癥狀。主要是由生長在我們皮膚上的一種真菌所引起的,它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非常容易繁殖,一旦感染則需要很長的時間治療。更嚴重的是,它還會復發。那么,這種腳氣我們該如何醫治呢,今天小編教給大家兩招。
腳癬欲稱“腳氣”或“香港腳”,中醫學稱為“腳濕氣”,是一種淺部霉菌感染的皮膚病,它可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類型:干性主要表現是腳底皮膚干燥、粗糙、變厚、脫皮、冬季易皸裂;濕性主要表現是腳趾間有小水泡、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擦破老皮后見潮紅,滲出黃水。兩者都具有奇癢,也可兩者同時存在,反復發作,春夏加重,
秋冬減輕。
治療原則:
1.皮損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常用抗真菌制劑有咪唑類霜劑或軟膏,亦可聯合其他抗真菌制劑交替使用;
2.皮疹泛發頑固者,可選用系統抗真菌藥治療,目前多用斯皮仁諾或療酶舒;
3.對同時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者要一并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腳,勤換鞋襪。
(2)對腳部多汗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選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
(5)痊愈后,每周涂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加需要的是預防腳氣,而每天晚上浸泡15到20分鐘鹽水可以有效地提供一種不適合腳氣真菌生長的環境,與此同時,在日常我們要及時更換鞋子,保持腳部通風透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腳氣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