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積液對于心臟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威脅的,如果大家覺得心胸不舒服的話應該及時去檢查。心包積液視情況來進行治療的,因為如果輕微的積液是可以服用藥物再進行觀察的。
心包積液一般治療
一、內科治療
對于治療方案缺乏統一的意見,大多取決于治療者的個人經驗。藥物治療包括應用激素、抗炎藥、抗結核藥以及其他病因治療。在沒有癥狀時也可以不用藥物而予以觀察。
心包穿刺可減輕癥狀,可抽取心包內液進行分析以助于診斷和治療,但其本身的治療效果并不確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二、外科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發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積液,減少心包積液復發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縮窄。
本病在診斷明確、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經劍突下心包引流操作簡便迅速、損傷較小、近期效果明確,肺部并發癥較少,適宜危重病人、高齡病人;但術后心包積液的復發率較高。為減低復發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圍。
經劍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余年的歷史,在本世紀70年代始將其稱為心包開窗。然而,心包開窗的治療機制,只是近數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續充分引流的基礎上,心外膜與心包之間出現纖維粘連,心包腔消失,是心包開窗具有長期療效的原因。
經劍突下心包引流的技術:切口起自胸骨下端并向下延伸,共長約6~8cm。正中切開腹白線上段,顯露并切除劍突。鈍性分離胸骨后壁與心包前壁之間的疏松組織。以外牽開器顯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鉤拉起胸骨下端。切開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內液。將心包切除約3cm×3cm,完成心包開窗。經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縫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d。
2.經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本方法引流完全,復發率低。由于切除了較多心包,減少了產生心包積液和產生心包縮窄的根源,因此手術效果確切可靠。但手術損傷較大,可能出現肺部及切口并發癥。
心包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手術操作:可經胸骨正中切口,亦可經做左前或右側開胸。
⑴部分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處,下方近膈肌;左右向兩側切除達兩側膈神經前方1cm。
⑵全部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處,下方至膈心包的中點;右側切除至右膈神經前方1cm,左側切除至左肺靜脈,注意保留左膈神經勿受損。
心包切除后引流管經胸腔引出,術后保留4~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