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在任何的年齡段都可能會出現,特別是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見,而且女性患者很多,股骨頸骨折的保守治療原則是盡量不動手術,早期多進行一些適當的活動與鍛煉。
一、保守治療
第一,盡可能不采用手術,盡量減小創(chuàng)傷對已損傷部位的破壞。
第二,早期活動、早期功能鍛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關節(jié)僵硬。
第三,通過藥物擴張剩余毛細血管和修復破損毛細血管,促進血液供應,保證藥物有效成分到達病變部位。
通過三個方面綜合治療,療效顯著,而且從長期臨床觀察,股骨頸骨折越早按照成林療法治療,效果越佳。
二、治療要點
(1)非手術治療:新鮮無移位穩(wěn)定外展型骨折,采用皮牽引或穿丁字鞋。
(2)切開復位內固定。
(3)藥物治療:口服接骨湯,每天一次,一次一瓶(50ml),連服48―72瓶,或用跌打生骨顆粒,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包(10g),連服160―240包;如是頸下型,口服接骨湯,每天一次,一次一瓶(50ml),連服72―96瓶,或用跌打生骨顆粒,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包(10g),連服240―320包。
(4)口服藥物后,配合做足背伸運動,每天3000―5000次,并根據病情進行扶床――拄拐――棄拐行走鍛煉,每天10分鐘―2小時。
三、一般治療方法
1.外固定
適用于外展型和中間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肢牽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內收,約需3~4個月愈合,極少發(fā)生不愈合或股骨頭壞死。但骨折在早期有錯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張以采用內固定為妥。至于石膏外固定已很少應用,僅限于較小的兒童。內固定適應證最廣。對絕大部分內收型骨折均適用。一般約需4~6個月愈合,骨折愈合后仍應繼續(xù)觀察直至術后五年,便于早期發(fā)現股骨頭缺血壞死。
2.內固定
目前有條件的醫(yī)院在電視X光機的配合下,采用閉合復位內固定,如無X光機設備,亦可采用開放復位內固定。在內固定術之前先行手法復位,證實骨折斷端解剖復位后再行內固定術。
3.內固定同時植骨
對于愈合較困難或陳舊性骨折,為了促進其愈合,于內固定同時植骨,植骨方法有兩種
①游離植骨:如取腓骨或脛骨條由大轉子下插入股骨頭,或用松質骨填充骨缺損等。
②帶蒂植骨:較常用的是縫匠肌蒂骨瓣植骨術。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進展,已開展帶血管蒂植骨術。如旋髂深動脈骨瓣的骨移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