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朋友覺得感冒的時候是可以出去跑步的,因為只要自己出一身汗就可以好了的,其實不然。有部分感冒患者是不適宜進行跑步出汗的,因為有可能會加重感冒的病情,延長了治療的時間。
第一:如何判斷感冒難受時該不該堅持跑步?
有時跑步的確可以在身體輕微不適情況下進行,但有時則會讓感冒變得更加嚴重。判斷你是否堅持跑步,還是老老實實臥床休息的簡單方法就是參考“脖子法則”和“體溫數據”。
1、脖子法則
(1)如果不適癥狀出現在頸部以下,例如四肢無力、發冷、腹瀉或者胸悶,則需要去看醫生或臥床休息。
(2)如果不適癥狀在頸部以上,例如喉嚨疼痛、鼻塞等,跑步并不會影響身體恢復速度,關鍵控制好運動強度,保證較低水平心率,防止出汗著涼即可。
2、體溫
人體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體溫在37.3~38度為低燒,而38.1~39度為中度發熱,39.1~41度為高熱,41度以上為超高熱。
如果在發燒時堅持跑步,不僅延長了疾病康復的時間,甚至會出現危險。因為身體會集中能量供給肌肉,這樣就削弱了免疫系統功能。
同時如感覺全身發冷,這時也不能再跑了。不需擔心,休息不會對你之前獲得的訓練成果產生負面影響。
第二:如果剛感冒,跑步發發汗會不會好的快些?很多朋友會認為:剛感冒,趁著難受還不明顯,去跑步出身大汗,讓感冒的癥狀減輕一些,這樣會讓感冒好的快些。其實這樣的結果像“抱薪救火”一樣,讓小感冒變的嚴重。
出汗會排出體內的毒素。表面是緩解了感冒癥狀,但會埋下隱患。因為,運動后大約24小時內,會出現免疫被抑制的情況,這段時間里,免疫細胞在休息調養。而感冒病毒入侵體內,正需要免疫系統與之斗爭,沒有免疫細胞,感冒病菌自然分外猖狂;同時運動會大量消耗營養物質,也就是削弱了身體的抵抗力,所以就算感冒不嚴重時也不能通過跑步發汗來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