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有得過風濕方面的疾病,得了風濕疾病以后會比較痛苦,而且關節也會感覺到非常的脹痛,所以大家需要判斷一下風濕疾病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的就是遺傳方面的因素,還有就是感染的原因和性激素的刺激等等,都有可能會導致關節方面的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1級親屬中患病的風險較普通人群高1.5倍。孿生子研究結果顯示,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的各種因素中,遺傳因素占50%~60%。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相關的易感基因包括HLA-DR、PADI4和PTPN22等。
某些病毒和細菌感染可能作為始動因子,啟動攜帶易感基因的個體發生免疫反應,進而導致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相關的病原體包括EB病毒、細小病毒B19、流感病毒及結核分枝桿菌等。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男女之比為1∶2~4,提示性激素可能參與發病。另外,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懷孕期內病情可減輕,分娩后1~3個月易復發,提示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失調可能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有關。
4、其他因素吸煙、寒冷、外傷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可能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有關。
中醫認為類風濕是風寒濕熱侵入到體內破壞了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系統紊亂,從而導致痹病的發生。
目前中醫治療類風濕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以療效好、安全、無毒,對人體是進行調節性的治療,治病治本,越來越受到廣大類風濕病患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