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的抗原定量其實在檢測之后,都會有一個參考范圍的。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可以直接判斷陽性還是陰性,這樣也說明檢測的身體是否存有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可以存在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里面,所以要注意好自己的日常行為。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怎么辦
加強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監測不但有助于預測乙肝治療的療效,使醫生根據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檢測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力爭使乙肝治療效果最優化,還能增加病人對乙肝治療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復。
乙肝病毒傳染嗎
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是判斷檢查抗原的具體數值,然后判斷其陽性還是陰性,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淚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肝患者該指標可持續陽性。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正常值:
反向被動血凝法(RPHA):<1:8。
免疫粘連血凝法(IAHA):<1:8。
酶標法(ELISA):陰性。
放射免疫法(RIA):陰性。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怎么看: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表示慢性或遷移性肝炎活動期或慢性病毒攜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