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如果出現轉陰的情況,那么就是說明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轉陰,這樣也是說明患者的乙肝病毒被清除了。患者這時候可以再次進行肝功能五項檢查,如果全部轉陰的話,醫生一般會建議打乙肝疫苗,這樣可以讓身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乙肝轉陰是什么
“乙肝轉陰”是指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乙肝病毒DNA”陰轉,同時伴有“乙肝病毒e抗原陰轉”,乙肝病毒完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血清中容易檢出的上述兩個抗原都是乙肝病毒的標記物。表面抗原是病毒外膜成分,e抗原是核心成分。核心成分是病毒復制所必需的,核心成分消失則病毒停止復制。而表面抗原的消失則要等病毒在人體內完全被清除后才能做到。因此在乙肝病毒攜帶者當中e抗原比較容易轉為陰性,表面抗原較難轉為陰性和需要較長時間。
發生條件
乙肝病毒是通過幾種途徑就感染的,有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醫源性傳播等,有些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可以通過眼睛進入人體而導致感染,當然這種說法還未得到公認。
當乙肝病毒首次進入人體后,是否發病取決于乙肝病毒數量,復制活躍程度,人體免疫力。我們把乙肝病毒數量和活躍的程度[1]合稱感染強度,于是就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1.感染強度<免疫力則乙肝病毒被機體清除="則乙肝病毒被機體清除"機體不會患病="機體不會患病">
2.感染強度>免疫力,則乙肝病毒不能被機體清除,機體患病,這就是臨床上急性乙肝;
3.如果感染強度非常大,機體免疫力也非常大,兩者相等,這就是一種很危險的狀態,這種情況的患者死亡率極高,臨床上稱為爆發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