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來看,皇帶魚會被很多人誤認為可能是帶魚的某個品種,沒聽說過的人可能會覺得要不就是它很好吃,或者營養比其他帶魚都好,所以才叫皇帶魚。其實,皇帶魚并不是帶魚,做為一種神秘的深海生物,大概沒有多少人見過它,更別說敢吃了。
皇帶魚簡介
皇帶魚又稱布倫希爾蒂,俗名龍宮使者、白龍王、龍王魚、大帶魚、大鯡魚王、搖槳魚、胖魚、買牛、蠻、豬精、百牛、地震魚,為輻鰭魚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的其中一種。廣布于熱帶深海。它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體亮銀色,腹鰭紅色,槳狀,英文原意為“槳魚”。背鰭亦呈紅色,很長,始於頭頂如鬃冠。很少見于水面,有人偶爾見到,誤為“海蛇”。人們通常認為它們是橫掃海底,摧毀一切的怪獸。
雖然名字里有帶魚二字,但這條長長的魚并不是帶魚之皇,而實際上皇帶魚和帶魚也沒有任何親緣關系,帶魚屬于鱸形目、帶魚科,而皇帶魚則是月魚目、皇帶魚科的。
皇帶魚英文俗名Oarfish,它們這個家族特別小(其實月魚目本身就不大),皇帶魚科下面總共只有兩個屬四個種,分別是皇帶魚屬(Regalecus)的皇帶魚(R.glesne)、金氏皇帶魚(R.kinoi)、勒氏皇帶魚(R.russelii),和長體皇帶魚屬(Agrostichthys)的長體皇帶魚(A.parkeri)。狹義的皇帶魚僅指皇帶魚(R.glesne)。除了魚類學家外,在民間老百姓一般不會去區分那些長得過于相似的種,因此皇帶魚科的四個種都可以統稱皇帶魚。即使與皇帶魚同屬月魚目、粗鰭魚亞目的冠帶魚科和粗鰭魚科的魚,因為與皇帶魚長得比較相似,有時也會被喊做皇帶魚。
最長的硬骨魚
雖然皇帶魚的種類比較少,但是它們卻占有一個硬骨魚類群中的世界之最,那就是,它們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可靠的測量數據顯示皇帶魚最長能夠達到11米。有些未經完全證實的數據記錄比這還要長,1808年一條被沖上蘇格蘭海灘的皇帶魚據傳說長達17米。1996年被沖上美國加州海岸的一條皇帶魚,長度在7.0米左右。
當然這里還不能直接說它們是魚類中個頭最長的,因為軟骨魚類群里還有身長能夠超越11米的鯨鯊和姥鯊,但是在硬骨魚類群里它們已經確切無疑是最長的了。
這么大的皇帶魚得多少年才能長成
這么長的皇帶魚,得多少年才能長這么大?這就涉及到魚類的年齡確定的問題了。關于皇帶魚,這還真不容易說清楚。一般情況下比較好用的確定一條魚的年齡的方法,是數一下魚鱗或者耳石的年輪。但可惜皇帶魚是沒有魚鱗的,而數耳石的年輪也不容易。2016年有兩位美國魚類學家在一篇研究論文中報道了他們的嘗試。他們成功的從一條5.5米長的皇帶魚中取出了耳石,但是這個耳石上的年輪并不容易觀察,所以用耳石的嘗試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從這條皇帶魚的腹鰭條和背鰭棘的切片上,數到了6-7條年輪。也就是說,有可能這條5.5米長的皇帶魚是花了6-7年的時間才長成的。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例關于皇帶魚年齡的研究嘗試。題主提問的這條6米的皇帶魚,估計應該也至少需要6-7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