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這種疾病在年輕女性群體中尤為常見。大動脈炎的病發部位是非常多的,不同部位的癥狀表現也各有不同。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疾病類型,不同類型的大動脈炎病情癥狀和嚴重程度也不一樣,而治療的時候主要講究對癥下藥,那么大動脈炎的癥狀表現是什么呢?
1.頭臂動脈型
頸動脈、鎖骨下動脈、椎動脈狹窄和閉塞。可引起一過性腦缺血發作(TIA)至卒中等不同程度的腦缺血,可有頭昏、眩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視力減退;腦缺血嚴重者可有反復暈厥,抽搐,失語,偏癱或昏迷。上肢缺血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上肢無力、發涼、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縮。頸動脈、橈動脈和肱動脈可出現搏動減弱或消失(無脈征),約半數患者于頸部或鎖骨上部可聽到二級以上收縮期血管雜音。
2.胸主、腹主動脈型
血管炎癥累及胸主動脈、腹主動脈甚至全主動脈。頭頸、上肢高血壓及下肢供血不足的癥狀。如頭痛、頭暈、心悸、下肢發冷、間歇性跛行等。下肢皮溫低,阻塞遠端脈搏明顯減弱或消失。阻塞部位可聞及收縮期血管雜音,上肢血壓常明顯升高。
3.主-腎動脈型
主要累及主動脈、腎動脈。高血壓為重要的臨床表現,尤以舒張壓升高明顯,表現為頭暈、心慌,因下肢缺血而有肢體乏力、發涼、間歇性跛行表現。患者上下肢血壓相差>20mmhg時提示主動脈有狹窄。大部分患者可于臍上部位聞及高調的收縮期雜音。
4.肺動脈-冠狀動脈型
病變累及肺動脈受累并不少見,可見于單側或雙側肺葉動脈或肺段動脈,且為多發性病變。冠狀動脈受累者少見,以前降支開口或其近段狹窄或閉塞。以心悸氣短較多,但比較輕。冠狀動脈一旦發生,后果嚴重。肺動脈瓣區可聞及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狹窄重的一側呼吸音減弱。
5.廣泛型
具有上述兩種類型的特征,屬多發性病變,多數患者病情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