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們感知物體的器官,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中很多知識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并且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影響很大,我們需要注重眼睛的護理,否則可能會產生:遠視眼、近視眼、青光眼等癥狀。下面是眼睛護理的一些方法。
1合理的環境光線
明亮、柔和的光線對視力非常重要,反之,如果光線不佳(太亮、太暗、眩光、反光等)、特別是在用眼強度很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環境光線不合適,會明顯影響視力。為此,國家給不同室內場合的光線照度要求都制定了嚴格標準[1](比如,在書房內閱讀/書寫時的照度>300Lux),只是一般人通常沒有那么多有關環境光線照度(亮度)和人眼視覺的知識。如果自己的確無法判斷家中光線亮度是否合適,那么可用護眼光度筆或其它照度設備做些測量。
2.良好的近距離用眼姿勢
近距離用眼姿勢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另一個因素。乘車、躺在床上、或伏案歪頭閱讀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對眼球調節的頻度和幅度負擔,應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時,最好處于靜止狀態,坐姿要端正,書本放在距眼30cm左右的地方。看電視距離勿太近:看電視時應保持與屏幕對角線六~八倍距離。
3.縮短近距用眼時間
除病理因素外,大部分學生的視力下降是眼睛調解機能的減退。在不佳的環境光線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更易導致眼睛調節機能減退,進而導致視力下降。因此,要盡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長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用電腦等。每次專注用眼的時間最好控制在45-50分鐘以內,間隔10-15分鐘后再繼續。近距離用眼時,一定要確保有個良好的環境光線亮度。
4.增加戶外運動
多一些戶外的運動,在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的同時,眼睛會有更多的遠眺時間,還可以幫助放松眼部肌肉/神經,其對視力保護作用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