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劑在臨床上的應用是比較多的,通過造影劑的輔助,醫生才可以通過儀器設備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更好的觀察,才可以使疾病的診斷更加準確,比如在婦科就經常使用造影劑進行輸卵管造影檢查,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一些人擔心造影劑會對身體有傷害,那么,造影劑身體有什么危害嗎?
造影劑是為增強影響觀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體組織或器官的化學制品。如X線觀察常用的碘制劑、硫酸鋇等。一般認為對人體沒有危害的,如果身體是一種過敏性體質,造影劑可以出現過敏反應,如蕁麻診、血管性水腫、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嚴重血壓下降。
如果出現了上述癥狀,就需即使的使用抗過敏的藥物,針對性的治療,避免對身體有損害。一、造影劑的分類:1、順磁性陽性對比劑(T1效應,如Gd-DTPA)
該類造影劑能夠縮短組織的T1和T2弛豫時間,在小劑量時(<1mml/kg)T1作用明顯,T1WI表現為高信號。
2、磁化率陰性對比劑(T2效應,如Dy-DTPA)
該類造影劑通過引起局部核磁共振梯度的變化使組織信號丟失,在T2敏感序列上和T2梯度回波像表現最為明顯。
3、超順磁性氧化鐵粒子(SPIDs)
它的主要作用是縮短T2弛豫時間,故稱T2梯度回波對比劑,但在很小劑量時,則表現為T1增強效應。
二、臨床應用
1、中樞神經系統
用于顱內病變和椎管內病變的進一步定位、定性診斷提供依據。
(1)發現平掃不為顯示的病變。
(2)確定腦外腫瘤或腦內腫瘤。
(3)進一步顯示腫瘤內部情況,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信息。
(4)鑒定水腫與病變組織。
(5)在某種程度上區分腫瘤病變與非腫瘤病變。
2、鼻咽部
(1)確定鼻咽癌的大小、范圍,尤其是濕潤深度較為有利。
(2)顯示顱底轉移、淋巴組織受累及的征象。
(3)鼻咽癌治療后(尤其是放療后)的隨訪。
3、胸部
更多的是集中于評價心肌梗塞。
(1)縱隔增強中區分血管性病變和非血管性病變;
(2)有利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假腔顯示。
(3)心內腫瘤的侵犯范圍,增強腫瘤和血栓二者之間的區別。
(4)鑒別可逆性心肌損害和不可逆心肌損害。
(5)乳腺成像的手術或放療后瘢痕與腫瘤復發的鑒別。
4、腹部
肝臟是腹部核磁共振掃描的主要目標
(1)病變組織與正常肝組織的區分。
(2)增強肝臟小癌癥灶的檢視率。
(3)有助于區分門靜脈與擴張的膽管。
(4)腎內、外腫瘤的鑒別診斷;以及腫瘤的灌注血供情況。
5、肌肉骨骼系統
在骨轉移方面其敏感性近乎于核素掃描。
(1)區別骨腫瘤、無菌壞死以及副交感神經營養不良性骨改變。
(2)區分骨腫瘤的組織學類型。
(3)骨骼治療后改變與腫瘤復發的鑒別。
6、對比增強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是一種無創傷性血管成影技術。核磁共振造影劑成為這一迅速發展血管成像技術的主要顯示劑。
(1)血管結構的改變,如狹窄、擴張、動脈瘤、靜脈瘤等。
(2)彌補血流產生流速及方向突然改變而引起的漏診。
(3)對細小血管和靜脈血管的結構顯示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