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疾病是我國人群常見的一類疾病。肝膽疾病存在許多類型,比如說肝膽結石、肝囊腫、膽囊炎、脂肪肝、各種病毒性肝炎等等。患者往往平日倍感乏力、食欲不振、脅痛,有的還會出現黃疸以及發熱現象,一旦發覺身體出現上述不適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早日確診早日治療。
一、什么是肝膽病證
肝膽病證屬中醫內科范疇。其內容包括:黃疸、脅痛、膽脹、鼓脹。肝膽病證的基本病機為肝失疏泄,膽失通降。二、肝病的常見癥狀二、肝病的主要癥狀
1.疼痛
如果右上腹疼痛,且呈脹痛,要多想到肝病的可能.肝臟位于人體右上腹這個位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膽囊附著于肝臟,膽囊的蹭或其他臟器的蹭也會放射到此處.一旦出現癥狀,不一定就是肝臟病,與肝臟疾病無關的情況也比較多見。
2.腹水
腹腔內積水稱為腹水。這并不是飲水從胃腸滲漏到腹腔而引起.肝臟組織損壞時,淋巴液會從肝臟表面滲漏出來,同時肝臟功能惡化時,血液中的蛋白質濃度降低,會使血液滲透壓降低,血中的水分會滲出血管外.有時還可以覆蓋于內臟表面及腹壁內側的腹膜發炎或膿瘍滲出液體而導致.積存的腹水較多時,會使腹部脹起,常被稱為青蛙肚,即蛙腹。
3.皮膚異常現象
肝臟雖然位于腹部,但是有時皮膚上出現異常的癥狀,也有可能與肝病有關.例如蜘蛛痣,肝掌,腹壁靜脈曲張等.
三、肝膽病的主要癥狀
1.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這主要是因為肝膽病患者出現了代謝異常。
2.患者會感到低熱。這主要見于急性黃疸型肝炎。
3.常會覺得渾身乏力、勞累異常。這主要是因為肝臟出現損傷以后,不能正常的消化和吸收營養,使得糖原減少,供應不足所致。
4.黃疸癥狀。肝膽患者還會出現鞏膜黃染、皮膚發黃、尿黃的癥狀,這主要是由于肝膽病患者體內的膽紅素偏高引起的。
5.牙齦出血、免疫力下降、肝區疼痛、腹部脹痛等癥狀。
1.肝膽同病多濕熱,治宜清熱利濕,疏肝利膽;若為疫毒挾濕熱內侵,肝膽同病,治宜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應適當配伍疏肝利膽,通腑化瘀之品。
2.肝膽與脾胃腎關系密切,在治療肝膽病的同時,應兼顧相關臟腑。如肝郁脾虛,治宜疏肝調脾;肝腎陰虛,治宜滋養肝腎;肝胃不和,治宜疏肝和胃降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