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交通技術的發展,而且我國的地區發展十分不平衡,這導致了很多處于落后地區的人外出打工,這也造成了許多留守兒童。還有很多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狀況。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重要性。
影響孩子性別角色認同
父親給予男孩子以榜樣的力量,給女孩以安全感。很多研究都發現,男孩子在4歲以前,父親角色缺失會使他缺乏男性力量,易于女性化;女孩子在5歲以前缺乏父愛,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時會焦慮、羞怯或無所適從。
影響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
父親和孩子玩游戲,時常用令人刺激和激動的方式進行,孩子喜歡這樣的方式,喜歡這樣的交往,會逐漸表現出自信和快樂。父親正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品質的形成。
影響孩子智力水平
相對于母親,父親的動手能力更強,如修理車輛、電器、修整園林等,使孩子對動手操作充滿興趣。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夠激發探索欲、想象力和創造性。動手實踐能力越強,越能促進智力水平的發展。
影響孩子社會化行為
這是因為在與孩子游戲的過程中,爸爸幫孩子建立游戲規則,培養規則意識。這種規則意識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水平越低,孩子的問題行為越多;自我控制水平越高,其社會化行為水平會更高。
有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遠不止以上幾點,還涉及體格、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與父親接觸少的孩子,其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都要落后,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缺乏,表現抑郁、孤獨、任性、多動、有依賴感。長期缺乏父愛,孩子可能會患上“缺乏父愛綜合癥”,從而造成認知、個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缺陷。
奧巴馬曾經在一份聲明里說:“身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知道,作為一名父親是任何一個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他看來,做父親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做總統。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毋庸置疑,在如今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的客觀條件下,爸爸們如何在工作之余,還能做好父親這項“工作”?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只要你能陪孩子做這些事:
1.一起運動
相對而言,爸爸的運動神經更發達,也更樂意流汗。運動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的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統等極為有利。就讓爸爸帶著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騎腳踏車、充分享受運動的快樂。
2.帶孩子冒險
小孩三歲以后,特別需要爸爸帶他們走進自然,去探索和冒險。孩子受點皮肉傷,爸爸通常不會大驚小怪,孩子若遇到危險,爸爸也能及時反應,提供安全性高的冒險環境。
3.一起動手
很多爸爸都有很強的探索和嘗試欲,加上喜歡動手做的特征,會讓爸爸成為合格的體驗學習導師。陪伴孩子不斷試錯,才能教會孩子隨機應變,更好地適應這個快速改變的世界。
4.制造美好體驗
第一次跟爸爸去看球賽、看電影……與爸爸共有的種種第一次,是很多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事。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光,能帶給孩子安全感與美好回憶,這能給予孩子強大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難關、挫折時,幫助他堅強。
5.一起閱讀
閱讀不是一個簡單的獲取知識的過程,還包括了親子關系的構建。正是在帶孩子讀書的過程中,爸爸幫助孩子閱讀、觀察、思考,從而構建一種親密溫馨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