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許多人都是聞“瘟疫”色變,眾所周知,這是一種惡性的傳染病,會產生大范圍的傷害,但是具體來說,它分為很多種不同的類型,不論何種類型的瘟疫,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意識,要時刻做好應對各種瘟疫的防護措施。
一、癥狀
《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其發病急劇,證情險惡。若癘氣疫毒伏于募原者,初起可見憎寒壯熱,旋即但熱不寒,頭痛身疼,苔白如積粉,舌質紅絳,脈數等。治以疏利透達為主,用達原飲、三消飲等方。若暑熱疫毒,邪伏于胃或熱灼營血者,可見壯熱煩躁,頭痛如劈,腹痛泄瀉,或見衄血、發斑、神志皆亂、舌絳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用清瘟敗毒飲、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參見疫、天行、時行、溫疫發斑等條。
二、巨大危害
2000年八國集團領導人(G8)將在日本沖繩舉行年度會議。鑒于包括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等在內的傳染病已成為人類頭號殺手,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數計,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將首次正式列入此次會議的議題。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格里高利-哈特爾表示,“此舉標志著人類在與傳染病的斗爭中邁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采取措施,這三種傳染病很有可能徹底摧毀人類經濟和社會結構。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能共同為此做出貢獻,事情將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5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該地區迄令為止已有1100萬人死于艾滋病。
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肺結核,后者每年奪去200萬人的生命,同時又有800萬人感染,幾乎全部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瘧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傳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奪取100萬人的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發展中國家,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疫這三種傳染病使各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過去35年中,僅瘧疫一種傳染病就使國內生產總值損失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