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當中對于疫苗是非常推崇的,因為疫苗能夠給身體帶來非常強大的好處,那就是能夠提升身體對某一疾病的抵抗力,是身體對疾病免疫。但是,疫苗并不是萬能的,有些疫苗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打完麻腮風疫苗后發燒怎么回事呢?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
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是極易在青少年中傳播流行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麻疹和腮腺炎后易并發肺炎、喉炎、心肌炎、腦炎和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病癥。麻腮二聯疫苗主要是用來給幼兒使用的,如果出現地方性的流行病,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可以使用,但不是必須的。
首先,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低燒。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體溫變化,和接種部位的情況。一般來說,體溫不超過38.5℃的低燒,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硬結等一般性的反應,無處理,切記不可自行隨意采取措施。其次,如果出現高燒、接種部位出現較大的硬結等情況要及時就醫并向接種醫生報告。不同疫苗引起的反應處理不完全相同。比如接種百白破疫苗后引起的硬結可以熱敷,但是接種卡介苗后的硬結嚴禁熱敷。所以發現異常情況切記不要自行隨意處置。
疫苗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于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制品。接種疫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預防傳染病,當然,有些疫苗接種后可能會引起孩子低熱、出現皮疹、受到驚嚇而哭鬧等不良反應,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不良反應是正常的,一過性的,家長們萬萬不可因噎廢食,因此而耽誤正常的疫苗接種程序。
國家的免疫規劃程序是根據疫苗特性、兒童發育狀況以及針對疾病的流行規律制定,只要孩子沒有相應疫苗的禁忌癥最好及時接種相應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