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在母體內的時候通過吸收太盤中的營養來成長,由此可見臺牌是非常珍貴的,所以古代人們在女性生產之后會把胎盤找個地方埋藏起來。在中醫上來講,胎盤被稱為紫河車,是具有藥用價值的,有些人也會把胎盤加工好后食用了。既然胎盤能夠食用,胎盤上的臍帶能吃嗎?
一、胎盤和臍帶可以吃嗎
胎盤俗稱人胞、衣胞或胎衣,中醫稱紫河車。其味甘咸,性溫,歸肺肝腎經,屬血肉有情之品,具溫腎、益精、補氣、養血之功效。
現代醫學通過對胎盤的研究,發現它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人們視為滋補精品。這種免疫球蛋白進入人體消化道后,并不能直接被吸收和利用,它會被消化液逐漸分解,最后轉變為氨基酸,完全失去其原有的抗病免疫功效。母乳中也含有免疫球蛋白,由于新生兒、嬰兒的胃發育不完善,胃酸分泌量少,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免遭胃酸破壞而發揮作用。
一些胎盤因母體患病,胎盤內很可能會存在大量致病因子,特別是患有血行傳染病的母體,胎盤內將含有相應病原體。此類胎盤食用后,可導致食源性疾病。除剖腹產外,胎盤的娩出必須經過產道,胎盤一經產道,就可能受到多種細菌污染,同樣也是致病源。食用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潛在危險。
胎盤雖為治療虛損勞傷的上品,但仍是不可擅自妄食。應去醫院檢查、診斷,然后對癥治療。如需服用胎盤,必須慎重選擇。如病婦胎盤、霉爛胎盤、不潔胎盤,都不宜食用。胎盤性溫,溫則助陽,故而陰虛患者不宜單獨食用,否則,會灼傷陰液,加重病情。實熱患者也不宜食用,那樣會“火上加油”,且病邪會殘留體內,不可不慎。
二、胎盤怎么吃
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胚胎與母體組織的結合體,是寶寶的生命之源。它附屬在子宮上,獲取營養和氧氣,再供給體內的寶寶。如果它發生異常或老化,直接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
1、燉胎盤。據說這樣燉湯的營養價值很高,不過這對進食者的心理素質是個挑戰。將胎盤洗凈、切塊,加紅棗、冰糖、蓮米等燉湯煮熟服食,也可以加入肉類、雞鴨等一起燉。
2、做成肉餡。最普遍的吃法,是將胎盤和豬肉一起絞做成肉餡、餃子餡等,這樣進食可以減輕進食者的心理負擔,不會感覺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