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怎么找?按摩涌泉穴能夠治療遺尿癥,那麼涌泉穴怎么找?涌泉穴的精確方位圖,下邊一起來瞧瞧吧。涌泉穴怎么找在足底端,蜷足時足前側凹處,約當腳底2、3趾趾縫紋首端與足跟聯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后三分之二相交點上。
出處
《靈樞·本輸》:“腎出自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為并木。”
穴名分析
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山泉水也。該穴名喻指身體脾經的經水由除此之外涌而出表皮。本穴為脾經經絡的第一穴,它中國聯通脾經的身體表皮經絡,脾經身體經絡中的超高壓的水濕由除此之外涌而出表皮,故稱。
涌泉穴的精確方位圖
選穴方式
平臥,5趾跖屈,于足心前側中間凹處選穴,約當腳底(腳趾以外)的前、中1/3的相交點,當第2、3跖趾關節稍候處。
簡單取法
1、腳底前1/3處,腳趾跖屈時呈凹處是本穴。
2、平臥或俯臥位,5個腳趾曲屈,屈足掌,當腳底手心前邊(約腳底中心線前1/3處)中間之凹處就是本穴。
穴道解剖學
有指短屈筋腱,指長屈筋腱,第二蚓狀肌,深層次為骨間肌;有來源于脛前主動脈的腳底弓;布有腳底里側神經支。
功能
滋腎益陰,平肝潛陽。
主冶
昏厥,小兒驚風,癲癇,中暑,類中風,中風昏迷,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狀,善忘,善怒,咽腫,喉痹,鼻衄,面黃,嘔吐,惡心想吐,胃脘痛,癃閉,水腫,陰跳痛引篡中,小腹疼,少肚子里滿,陰痿,婦女無子嗣,肩背痛,腰痛,股內后廉痛,膝至足冷,膝痛,腳氣腫,霍亂轉筋,5趾痛不可以履地,足心熱,奔豚等。
穴道搭配
配百會穴,人群中,主冶昏厥,癲癇,休克;配四神聰、神門,主冶頭昏,失眠,癔癥。
操作步驟
刺艾灸療法:直刺0.3-0.5寸;艾柱灸1-3壯,或柔和灸5-10分鐘。
穴位養生
俗話說得好:“若要老年人安,涌泉常溫暖。”據臨床醫學運用觀查,假如每天堅持不懈推搓涌泉穴,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身體素質提高,預防疾病工作能力提高。據調查,推搓涌泉穴治療法能夠預防老年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昏、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不通暢等五十多種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