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S是一種依賴于維生素K的抗凝蛋白,它是人體細胞合成的一種抗凝蛋白,其主要作用是阻止血管內的血液凝固,使血液始終處于液體狀態,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因此,蛋白S測定屬于生理性抗凝因子檢測,如果測定低,說明機體、血液長期處于液體狀態,就會導致血栓形成。肝病、雙香豆素類抗凝藥物等獲得性蛋白S缺陷的患者常有深靜脈血栓和獲得性蛋白S缺陷的發生率較低。
1、先天蛋白質S缺陷由于遺傳因素引起的先天蛋白S缺陷,可出現蛋白S測定偏低的情況,目前還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對癥治療,如果出現血栓,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比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等;
2、肝病肝病患者因肝功能受損可能影響蛋白S活性,導致蛋白S測定值偏低,除對癥治療外,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可遵醫囑服用恩替卡韋等,肝硬化患者應遵醫囑服用恩替韋恩治療,如有腹水出現腹水,可配合利尿、服用呋塞米等控制癥狀;
3、服用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口服雙香豆素類抗凝藥,病人出現一過性蛋白S測定低的情況,一般停藥后癥狀就會緩解,不用太擔心。
當蛋白S低時,血液活力下降,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引起腦供氧減少,加重心腦血管負擔,容易出現心悸、頭暈、無力等癥狀。深靜脈血栓如下肢深靜脈血栓等也有發生,嚴重者可引起組織缺血或壞死。在出現蛋白S測定低后,要及時調理飲食,要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K的食物,如白菜、菠菜、香菜、瘦肉、牛奶、雞蛋、魚、豆類等,特別是孕婦,要注意胚胎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