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一般要找準正確的穴位灸才是正確的,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治療。
艾灸是中醫的養生療法,在艾灸的時候要把艾葉藥性利用溫熱刺激的方式滲透至穴位深處,有溫經散寒的效果,同時還能防病治病,通常需要在身體的一些穴位上來操作,比如足曲池穴等穴位。在艾灸的時候通常要使用艾柱或者是艾條,首先要點燃艾條的一端,然后要對著曲池穴部位熏烤,大概要離皮膚二厘米和或者三厘米,以局部有溫熱舒適感為宜。
艾灸時如果并沒有灼痛的感覺可以固定不移動,避免離皮膚太近,否則會有燙傷皮膚的情況,每次要艾灸20分鐘或者30分鐘,一般在皮膚比較紅潤時就可以了,如果在艾灸時發生了局部疼痛或者是發燙的感覺,則要把艾條適當的遠移,防止有燙傷的情況。
通過艾灸可以調理身體,另外也可以用溫針灸,在操作時需要把針刺到相應的穴位里,一般要選擇腧穴,然后要在針上加艾柱點燃,可以起到溫熱的作用,平時要做好自身保暖工作,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加減衣服,避免影響身體受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