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這種疾病,毫無疑問的說是發病于人體的心臟。目前一般認為引起心包炎這種疾病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各種微生物的感染而導致的。并且一般認為心包炎這種疾病的話,多見于心功能不全的人群,這可能與體質也有一定的關系。而心包炎這種疾病的話,到底有哪一些危害呢?
是心肌梗死最嚴重并發癥,50%發生往往造成急性心臟壓塞。患者可突然發生昏迷、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絕大多數搶救難以成功,預后極差,占心肌梗死死亡者的5%~10%,患者多為老年人,有長期高血壓病史,心肌梗死為透壁性,缺乏側支循環。使用類固醇激素、不適當使用正性肌力藥物,高血壓未控制、過早的體力勞動和應用抗凝劑等都是可能的誘因。少數患者破裂口很小,形成假性室壁瘤,此類患者及早手術,存活率可達48.5%,若延遲手術,假性室壁瘤可進一步擴張破裂,血液進入心包腔,造成心臟壓塞和死亡。
2、Dressler綜合征通常于心肌梗死1周至半個月后發生,發病率1%~3%。其發病機制與自身免疫及病毒感染有關,有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者更易發生。Dressler綜合征罕有發生大量心包積液、心臟壓塞和縮窄性心包炎者,個別患者可反復發作數次。
3、早期發生的心包炎溶栓治療使心包炎發生率由12%降至6.7%,治療開始越早,心包炎發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發生率無明顯差異,心包積液則多發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積液的出現亦表明梗死面積較大。
心包炎這種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對于心臟的損害同時也是不可逆的,所以積極的治療心包炎這種疾病是非常關鍵。在臨床上一般建議心包炎這種疾病的人群,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可以適當的減少心包炎這種疾病,給身體其他器官帶來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