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中間沒有舌苔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不思其解。說到這個方面,其實我們中醫上就有關于舌頭上沒有舌苔的解釋,以及中醫也有自己的診斷和治療。我們中醫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之一,所以中醫上的解釋很多人還是認同的。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舌頭上沒有舌苔在中醫上是怎么說的。
舌頭中間沒有舌苔屬于中醫的剝落苔.根據舌剝落范圍大小可分花剝和光剝兩種祖國醫學認為花剝苔為胃氣陰兩傷,屬正氣虛,而光剝病情較為深重,苔厚膩而剝為病情復雜.
臨證時應根據臨床癥狀,體征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辨證,如舌質紅絳而干者屬胃陰虛,令患者飲熱水,水入胃有灼熱感:舌質色淡者為氣血虛:苔厚膩者正虛邪氣有余.在治療用藥時,胃陰虛證除益陰外應加葛根,脾胃氣虛證加藿香,用之有芳香醒脾助脾胃氣之功.關于氣陰兩虛光剝之重證,應酌加西洋參,用之有氣陰雙補之能;
濕熱內蘊者應用半夏,檳榔,山梔檳榔消積行氣,半夏燥濕散結,二藥雖溫和苦寒清利三焦之山梔同用,濕熱易除矣.
中醫治療分為四型
l胃陰虛,癥見舌苔薄黃或薄白而剝,舌質紅絳而干.脈細數,形瘦: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少而黃,饑而少食,胃脘隱痛,食飲熱物胃中灼痛難忍,或干嘔呃逆.或五心煩熱.
2脾胃氣虛,癥見舌苔薄白剝,舌質淡白而潤,脈沉弱或沉遲無力,少氣懶言,自汗乏力,納呆食少,食后腹脹.面色萎黃或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或畏寒,四肢不溫.
3氣陰兩虛,癥見苔薄花剝或光剝,舌質淡紅而干,脈細弱而數,倦息乏力,食少便溏,腹脹,自汗盜汗,唇干,手足心熱,平素昂感冒.
4濕熱內蘊,癥見舌苔黃膩而剝,舌紅,濡數,腹脹納杲,身體困倦,便溏不爽,小便黃.建議你找中醫大夫辨證論治,通過正確的辯證,確定治法方藥.
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又在一次感受到了中醫的特別之處。中醫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解釋和研究。在中醫上,舌頭上沒有舌苔可能跟脾胃氣虛等各方面都有聯系。所以建議大家在生活上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脾胃健康。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