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損傷的臨床表現,視其損傷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骨盆骨折和其他內臟損傷而定。單純尿道損傷,全身癥狀較輕,如伴有骨盆骨折,可發生休克。其主要表現如下。
1.休克 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休克發生率高,約40%。單純騎跨傷一般不發生休克。
2.尿道出血 前尿道損傷有鮮血自尿道口滴出或溢出。
3.疼痛 局部常有疼痛及壓痛,有排尿痛并向陰莖頭及會陰部放射。
4.排尿困難及尿潴留 損傷嚴重者傷后即不能排尿。傷后時間稍長恥骨上區可觸到膨脹的膀胱。
5.血腫及瘀斑 騎跨傷局部皮下可見到瘀斑及血腫,并可延至會陰部,使陰囊、會陰部皮膚腫脹呈青紫色。
6.尿外滲 尿道損傷后是否發生尿外滲及尿外滲的部位,取決于尿道損傷的程度及部位。尿道破裂或斷裂且有頻繁排尿者,多發生尿外滲。膀胱周圍尿外滲可出現直腸刺激征及下腹部腹膜刺激征。尿外滲如未及時處理或繼發感染,可導致組織壞死、化膿,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局部感染或壞死可形成尿瘺。
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尿道損傷的診斷并不困難。前尿道損傷的征象一般較為明顯,診斷較易。后尿道損傷的診斷較困難。
尿道損傷的診斷應依據外傷史、癥狀和體征,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1.確定尿道損傷的部位。
2.估計尿道損傷的程度。
3.有無其他臟器合并傷,對嚴重創傷所致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的病人,特別是休克者應注意檢查有無其他臟器損傷。以免遺漏威脅生命的重要組織器官損傷。
1.膀胱破裂 腹膜外膀胱破裂也常合并有骨盆骨折,也可出現恥骨后間隙、膀胱周圍間隙尿外滲,出現排尿困難、無尿等癥狀。但腹膜外膀胱破裂時,膀胱往往不充盈,呈空虛狀態。導尿管可順利插過尿道,插入后無尿液或僅有少許血尿引出。直腸指檢無前列腺移位和壓痛。必要時可行膀胱尿道造影以資鑒別。
2.尿道腫瘤 有排尿困難癥狀,也常伴有初血尿或尿道內流出血性分泌物。但無外傷史,排尿困難往往呈進行性加重。沿尿道觸診或肛門指檢,可觸及尿道局部腫塊,伴壓痛。尿道造影或尿道海綿體造影可顯示尿道充盈缺損。
3.尿道結石 突然出現排尿困難及尿痛,常伴尿頻、尿急及血尿癥狀。既往可有腎絞痛史或尿道排石史,但無外傷史。有時沿前尿道觸診或直腸指檢可觸及局部硬結伴壓痛。尿道探通術可觸及異物感;X線檢查可發現尿道不透光陰影;尿道鏡檢查可直接窺見結石。
4.脊髓損傷 腰部外傷后出現排尿困難或急性尿潴留時,有時須與尿道損傷相鑒別。脊髓損傷時,除出現排尿困難癥狀外,往往還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如會陰部感覺減退,肛門括約肌松弛等表現。
注意生活安全,無其他有效預防措施。
尿道損傷,急癥處理時,應考慮到盡最大限度地減少尿道狹窄這一嚴重的并發癥。除了尿道良好的解剖對合外,清除血腫尿外滲,傷口的良好引流,抗生素的早期 應用,以及使用刺激性較小的矽膠或乳膠導管作支架管,是不容忽視的內容。傷口一旦感染,尿道狹窄將不可避免。后尿道損傷的急癥處理,方法上仍有爭議,一期單純膀胱造婁,二期修補尿道的方法,此法將導致100%的后尿道狹窄,不可取;經會陰一期尿道修補,只適于損傷較輕,病人一般情況比較好的患者;恥骨上切開膀胱行尿道會師加牽引,方法簡單,療效可靠,既使失敗,因近端被牽引達膜部,狹窄段短,再次手術較易,成功的機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