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傷史并出現肌肉僵硬或痙攣者應考慮到本病。破傷風可能與細菌性或病毒性腦膜腦炎混淆,但神志清醒,腦脊液正常和肌肉痙攣并存者可提示為破傷風。牙關緊閉必須與扁桃體周圍或咽后部膿腫及其他局部原因相鑒別。吩噻嗪類藥物可引起生理性強直。
有時傷口材料可培養出破傷風桿菌,但培養陰性不能否定診斷。
需與以下癥狀相互區別:
白天不自覺地將牙咬緊:白天不自覺地將牙咬緊是磨牙的一種類型,所謂磨牙癥是指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白晝也有無意識磨牙習慣者,隨時間一點一點加重,是一種長期的惡性循環疾病。
牙齒咬合無力:牙周炎常表現為牙齦出血、口臭、溢膿、嚴重者牙齒松動,咬合無力和持續性鈍痛。
夜間磨牙:小兒或青少年在睡眠中不自主地上、下頜牙齒咯咯摩擦作響,稱之為磨牙。正常人偶而也有之,可能是由于咀嚼肌的異常運動所引起,不屬于病態。但如果經常性出現磨牙,則是不正常的表現,其可能與蟲積、神經質以及消化不良等有關。由于長期磨牙,可使牙釉質甚至牙本質受損,導致進食時牙齒酸痛,故應引起注意。磨牙癥是指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醒著時有無意識地磨牙習慣稱之磨牙癥。本病在臨床上常見,且治療效果不甚明顯,往往給患者帶來精神負擔,時間久了,可造成患者咀嚼無力、顳頜關節疲勞。嚴重夜間磨牙者還會影響他人休息,甚至由此產生不良后果。
受傷時的抗破傷風初次免疫接種,用液體或吸附類毒素優于抗毒素。常規的白喉,破傷風,百日咳(DTP)免疫接種和免疫增強劑的推薦在第256節兒童免疫接種中討論。孕婦的免疫接種可使胎兒產生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應在懷孕5~6個月接種并在8個月時再給1次增強劑;若母親在懷孕6個月前接受類毒素,則胎兒可獲得被動免疫。 若病人在5年內曾接受過破傷風類毒素,則在受外傷的當時無需再給類毒素(表157-3)。若最后一次免疫接種離本次受傷已超過5年,則應再給0。5ml破傷風類毒素增強劑。對從未接受過初次免疫的人,應給250~500u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對較嚴重創傷者需給較大劑量)。同時在注射部的另一側肌肉或皮下注射首劑0。5ml吸附破傷風類毒素,以后每隔1日分別給第2和第3劑0。5ml類毒素。若無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才可用破傷風抗毒素3000~5000u肌內注射(注意:破傷風抗毒素是用馬或牛血清制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