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溢液是由于耳道、中耳、及周圍鄰近組織的各種急慢性感染、腫瘤、外傷等病變使異常分泌物增多。
根據耳道溢液的性質分:
(1)漿液性溢液:見于外耳道濕疹、變態反應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的初期。
(2)粘液性溢液:以單純型的化膿性中耳炎多見。
(3)膿性溢液:見于急性外耳道炎,耳癤;化膿性腮腺炎膿液穿破進入外耳道,上鼓室鼓竇型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4)血性滲液:外耳道和/或中耳粘膜的外傷、外耳、中耳腫瘤等。
(5)清水樣溢液:見于頭外傷、顳骨骨折、顳骨腫瘤放射后、乳竇或鐙骨手術后。耳漏腦脊液。 外耳道溢液主要由外耳和中耳疾病引起,少數由內耳、顱內及鄰近器官、組織的病變產生。以炎癥、過敏引起者最為多見,也可為由耳部流出的腦脊液、腫瘤滲液,以及開口于外耳道的瘺管流出的分泌物。
外耳道溢液與以下疾病有關。
1.外耳疾病: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濕疹、外耳道癤、外耳道霉菌病,以及繼發于外耳道膽脂瘤、外耳道耵聹栓、外耳道異物的外耳道炎癥。外耳道的良性(如乳頭狀瘤)及惡性腫瘤也可引起外耳道溢液。
2.中耳疾病:大皰性鼓膜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各種類型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耳結核、中耳癌等。
3.其他疾病:如腦脊液耳漏、開口于外耳道的瘺管等。
血性耳分泌物的鑒別診斷:
血性耳分泌物應與“油狀耵聹“相鑒別,后者系耵聹腺分泌過度旺盛所致,分泌物為黃色或深棕褐色糊狀或蜂蜜樣,常有遺傳傾向。 耳內流膿指耳內流出膿液,其色或黃或青,其質或稠或稀。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注意保持耳內清潔。不可用力摳鼻。
2、預防鼓膜外傷,已有鼓膜外傷未愈或者陳舊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時須防止水入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