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是南方地區的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人一種蔬菜。竹筍就是竹子的幼芽,多長在地面較深的地方,大的竹筍可長到半米高。竹筍多在雨后生長迅速,靠山居住的人們常常在雨后去挖掘竹筍。竹筍鮮嫩美味,含有多種營養,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并且竹筍熱量低,是減肥的佳品。
萵筍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期:1-4月。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約在五世紀傳入中國。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后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含萵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獲。
干萵筍是常見的時令小菜,其制作工藝如下:
1、原料選擇。選用條直粗壯、大小整齊、皮薄肉厚、質地細嫩、粗纖維少的新鮮萵筍為原料。剔除抽苔、老化、皮厚、粗糙、空心的萵筍。
2、整理。削除萵筍的外皮、硬筋、葉叢和根須。
3、鹽腌。先將整理好的萵筍放在鹽水中浸泡3-4小時。筍條變軟后撈出,裝入筐內瀝干鹽水。再按每100千克筍條加食鹽10千克的比例,一層萵筍撒一層食鹽裝入缸內。裝滿缸后,撒滿一層食鹽,壓上石塊,鹽腌1天。
4、晾曬。將鹽腌的萵筍撈出,控干水分,攤放在竹簾或葦席上,置于通風向陽處進行晾曬。晾涼后碼放在缸內。裝滿缸后壓上石塊,次日可見鹵汁。浸漬2~3天,再將萵筍撈出進行日曬,傍晚時收起。當見萵筍表面顯干皮即可制成咸萵筍干坯。
5、裝缸。按每100千克咸萵筍干坯加干玫瑰花0.3千克的比例,將玫瑰花均勻地摻拌于咸萵筍干中,裝入缸內,邊裝邊壓實。裝滿缸后表面撒上細鹽2~3千克,上面鋪蓋一層塑料薄膜進行封缸,經10~15天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