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黃疸就是新生兒出生之后就會在身體表面出現的一種現象,在一般情況下,小兒黃疸在經過幾天之后就會自然消失的。只有當小兒黃疸癥狀嚴重的時候才需要進行一定的干預性治療,當新生兒有黃疸的時候寶媽要注意觀察的小寶寶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況以及黃疸的一切變化。
理論上來說黃蒿是可以治愈黃疸的,但實際上很少用。而且小寶寶出生后有生理性黃疸,這是不用擔心的,如果兩周之后黃疸未消退就要警惕病理性黃疸的發生,注意及時到醫院檢查,兒科肯定會有檢測黃疸的儀器的。
黃疸兒居家照顧須知
1.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后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這時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時進行手術,才使膽道暢通或另外造新的膽道來改善。
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3.仔細觀察黃疸變化
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專家建議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系,是黃色就要注意了。
黃疸退而復現肯定是屬于病理性黃疸,跟正常新生兒黃疸是不同的。跟以前有沒有黃疸及黃疸重不重也是沒有關系的。一般常見的原因是溶血性黃疸、肝炎性黃疸。
黃疸也可能由于在媽媽懷孕的時侯,抗體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寶寶就可能會造成溶血問題(媽媽與寶寶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媽媽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寶寶比較容易發生,因為媽媽體內有抗A、抗B的抗體,但專家強調,這不代表O型血型媽媽生的孩子一定會有問題。
而蠶豆癥的孩子由于紅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狀態下紅血球很容易被破壞,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構造不良的寶寶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黃疸。